[发明专利]洗衣水循环利用装置及其清洗方法及节水洗衣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8704.9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50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郝世龙;柳玉全;劳春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海尔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33/00 | 分类号: | D06F33/00;D06F39/08;D06F3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35 | 代理人: | 孟阿妮,郭栋梁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衣 水循环 利用 装置 及其 清洗 方法 节水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衣机,尤其涉及一种洗衣水循环利用装置及其清洗方法及节水洗衣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洗衣机的洗涤装置不能循环使用洗衣过程中的水,洗涤之后还需要进行多次的漂洗。每个过程中无论衣物是否干净,都需重新更换使用大量清水,导致清水大量浪费。当通过使用超滤膜组件将漂洗水进行纯化循环回用时,在不影响洗涤效果的前提下,同时可节约大量清水,对废水减排具有重大意义。现有技术中,对超滤膜组件进行清洗时多采用水洗的方式,存在使用的水量大,并且不能清洗干净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超滤膜组件中的超滤膜进行有效清洗的洗衣水循环利用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所述的洗衣机洗衣水循环利用装置的洗衣机的节水洗衣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洗衣水循环利用装置的清洗方法。
本发明的洗衣机洗衣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洗涤筒、循环水管路、排水管路以及超滤膜组件;
所述循环水管路的进水端与洗涤筒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循环水管路的出水端与所述洗涤筒的进水口连通;
所述超滤膜组件具有进水端、第一出水端和第二出水端,所述超滤膜组件通过进水端及第一出水端连接在循环水管路上,并在超滤膜组件的进水端连接有气体输送装置;
所述循环水管路上还设置有液体输送装置;
所述排水管路与超滤膜组件的第二出水端连通。
本发明采用所述洗衣水循环利用装置的洗衣机的节水洗衣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洗衣机的洗涤筒处于洗涤或漂洗工作模式时,开启液体输送装置并控制循环水管路处于连通状态,以在洗涤或漂洗过程中通过超滤膜组件对所述洗涤筒内的水进行过滤处理。
本发明的洗衣水循环利用装置的清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使气体经过超滤膜组件,对超滤膜组件中的超滤膜进行气洗,以吹散超滤膜上拦截的污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洗衣水循环利用装置由于在循环水管路中设置有超滤膜组件,能够对洗衣污水进行过滤,可以一边洗涤或漂洗,一边对洗涤水或漂洗水进行过滤,去除水中的污物,然后再回流至洗涤筒中,而洗涤水中的洗衣剂的浓度保持不变,可以有效提高衣物洗净率。并且设置有气体输送装置,可以在超滤膜组件的超滤膜上截留较多的污物时,对超滤膜进行气洗,将通过气体输送装置输送的气体的抖散作用将超滤膜表面的污物剥离膜表面,然后再用水进行冲洗,与单独的用水洗相比,能够节省冲洗水,而且能清洗的更干净、彻底。
本发明采用所述洗衣水循环利用装置的洗衣机的节水洗衣控制方法,能够对洗衣污水进行过滤,可以一边洗涤或漂洗,一边对洗涤水或漂洗水进行过滤,去除水中的污物,然后再回流至洗涤筒中,而洗涤水中的洗衣剂的浓度保持不变,可以有效提高衣物洗净率。
本发明洗衣水循环利用装置的清洗方法,使气体经过超滤膜组件,对超滤膜组件中的超滤膜进行气洗,以吹散超滤膜上拦截的污物。不仅节水,而且能够将洗衣水循环利用装置中的超滤膜清洗的更干净,更彻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洗衣机洗衣水循环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洗衣机洗衣水循环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示意为:1-第二三通阀;2-洗涤内筒;4-水泵;5-超滤膜组件;6-第一三通阀;7-排水阀;8-气泵;9-一次水进水管路;10-排水管路;11-超滤膜组件进水管路;12-超滤膜组件出水管路;13-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洗衣机洗衣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洗涤筒、循环水管路、排水管路以及超滤膜组件;
所述循环水管路的进水端与洗涤筒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循环水管路的出水端与所述洗涤筒的进水口连通;
所述超滤膜组件具有进水端、第一出水端和第二出水端,所述超滤膜组件通过进水端及第一出水端连接在循环水管路上,并在超滤膜组件的进水端连接有气体输送装置;
所述循环水管路上还设置有液体输送装置;
所述排水管路与超滤膜组件的第二出水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海尔集团公司,未经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海尔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87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