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胶成品传送生产线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88573.4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2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群 |
主分类号: | B65G49/00 | 分类号: | B65G49/00;B65G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800 广东省汕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胶 成品 传送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产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胶成品传送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在注塑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普遍采用单人单机操作,均是人工站在注塑机的成品出口处,等产品下机冷却定形时,就进行整理及打包装箱,然后运送至仓库储存。这种传统生产方式有两大不足,首先,未有足够的时间给予产品冷却,易造成产品的定形不稳定,从而导致废品率高;再者,不但劳动强度大、占用的工时多,生产效率低,而且使产品的生产现场易出现分散凌乱现象,不利于了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保证产品质量且避免生产现场出现凌乱现象的塑胶成品传送生产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塑胶成品传送生产线,包括在成品出口呈直线排列的多台注塑机下方设置有一水平传送机构。
所述水平传送机构包括一水平支架及设在该水平支架上的传送带和驱动轮。
其还包括一升降机构,其竖直设置在所述水平传送机构的一端。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一竖直支架及设置在该竖直支架上的驱动轮和传动带,所述传动带上均匀设有多个托板。
所述竖直支架整体呈“f”状,其弯折凸出部位设有与所述托板相对应的,可防止产品滑出的挡板。
其还包括一第二水平传送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竖直支架的弯折凸出部位下方。
所述第二水平传送机构包括有水平支架及设在该水平支架上的传送带和驱动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构思巧妙、设计独特,将多台注塑机并排,使其成品出口呈直线排列,并通过水平传送机构进行输送产品,不但使传统的单人单机操作变为一人操作多机,令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而且还延长了产品的冷却时间,提高成型效果,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设有升降机构及第二平输送装置,使生产工序与整理打包工序分开,避免生产现场出现凌乱现象,利于了生产。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塑胶成品传送生产线,包括在成品出口呈直线排列的多台注塑机1下方设置有水平传送机构2、设置在水平传送机构2一端的升降机构3及设置在竖直支架31的弯折凸出部位下方的第二水平传送机构4。多台注塑机1呈直线并排在地面5,于地面5挖有与注塑机1的成品出口相对应的凹槽,然后再将水平传送机构2置入,该水平传送机构2包括有水平支架21及设在该水平支架21上的传送带22和驱动轮23。升降机构3一端竖直设置在传送带22的终止处,另一端伸入第二楼层6,升降机构3包括一竖直支架31及设置在该竖直支架31上的驱动轮32和传动带33,所述传动带33上均匀设有多个托板34。该竖直支架31整体呈“f”状,其弯折凸出部位设有与所述托板34相对应的,可防止产品滑出的挡板35。第二水平传送机构4设置在与竖直支架31的弯折凸出部位相对应的下方第二楼层6上;第二水平传送机构4包括有水平支架41及设在该水平支架41上的传送带42和驱动轮43。
使用本发明时,注塑机1生产出的产品刚好落在水平传送机构2中的传送带22上,然后通过驱动轮23带动传送带22进行向前输送产品,使产品到达升降机构3时的托板34上,接着通过驱动轮32带动传动带33,将产品提升到第二楼层6,当产品送达出竖直支架31的弯折凸出部位没有与托板34相对应的,可防止产品滑出的挡板35时,产品滑落,刚好落在第二水平传送机构4的传送带42上,然后通过驱动轮43带动传送带42进行输送产品到操作台处统一进行整理、打包装箱,并就近入仓。在整个输送过程,给予产品足够的冷却时间,提高成型效果,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且使生产工序与整理打包工序分开,避免生产现场出现凌乱现象,利于了生产。
如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述,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结构而得到的其它结构的生产线,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群,未经陈建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85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