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铜改性K4Nb6O17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8518.5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9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轶;李林泽;王大伟;张文龙;胡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59/20 | 分类号: | A01N59/20;A01P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翠珍 |
地址: | 21009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 sub nb 17 薄膜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催化薄膜,尤其是涉及一种对细菌有高效灭活能力的光催化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类的生活一直遭受着生物污染的威胁,例如威胁我们饮水安全的细菌中以大肠杆菌最为常见,致病性大肠杆菌常常通过人畜肠道呼吸道,甚至通过粘膜进入血液引发的疾病,如败血症、气囊炎和心包炎等,若不加以严格管理和适当处理将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我国的排放标准对于如医院类的一些细菌污水排放高的单位有特殊的规定和要求。我们也迫切地需要有效地控制细菌污染。
光催化灭活细菌技术相比传统的化学药剂例如氯、臭氧处理,光催化灭活细菌是一种高效,安全,经济的选择,得以快速的发展。研究发现TiO2光催化材料在紫外灯照射下可以有效的去除水体的细菌,所以传统的光催化法利用TiO2作为光催化材料来去除水中的细菌,但是紫外光能量只占入射太阳光能量的4%,此外紫外线对人体有伤害,且耗能高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K4Nb6O17是一种优秀的光催化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可以更好的利用可见光存在的能量,相比传统的光催化剂具有巨大的优势,是一种有前途的催化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铜改性的K4Nb6O17薄膜,对K4Nb6O17进行改性,以提高其对细菌的灭活效果。所得薄膜在可见光照射下通过银/铜纳米复合材料协同K4Nb6O17的光催化效果显著减少细菌的活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铜改性K4Nb6O17薄膜的制备方法。
一种银/铜改性K4Nb6O17薄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取99.99%纯度的K2CO3和Nb2O5,混合研磨;
(2)将研磨后的混合物以800℃煅烧4~5小时后,再研磨至粉末状,再以1000℃煅烧4~5小时得到K4Nb6O17;
(3)将CuSO4·5H2O、K4Nb6O17以及水混合,并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在氮气氛围下搅拌20~30min;Cu:K4Nb6O17:H2O=5~20:1000:10000(质量比);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为溶液总质量3~5%;
(4)添加硼氢化钠,并在氮气环境下反应20~30min;所得产物离心洗涤、烘干;按照每升溶液中添加3~5mol的比例投加硼氢化钠;步骤(4)烘干温度60℃、时间12小时以上;
(5)投加相当于K4Nb6O17质量0.5%~2%的Ag,重复步骤(3)(4)所得物质经过离心洗涤后的产物干燥至粘稠状;
(6)将上述合成的粘稠状聚合物均匀涂抹于载体表面,80℃下烘干后从载体表面取下再以400~500℃烘烤60~90min,得到银/铜改性K4Nb6O17薄膜。涂抹的比例为0.20~0.30g/cm2,所述的载体是玻璃。
原理表述: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通过分别将Ag、Cu的化合物在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保护下进行硼氢化钠还原和热处理。制成了Ag、Cu纳米材料均匀分散的K4Nb6O17薄膜。Ag、Cu纳米材料抑制了催化中电子空穴结合,提高了K4Nb6O17薄膜的光催化效果。协同Ag、Cu自身对细菌的灭火特性,大大加强了所制成薄膜的灭菌效果。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85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