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竹子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发酵生产丁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84477.2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5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沈兆兵;刘莉;史吉平;林增祥;张丽丽;姜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科高等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P7/16 | 分类号: | C12P7/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20121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竹子 中的 纤维素 发酵 生产 丁醇 方法 | ||
1.一种利用竹子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发酵生产丁醇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预处理:竹子原料粉碎获得竹粉后,将竹粉与水或稀硫酸混合,在140~170℃温度下处理10~30min,获得预处理产物;
2)酶解:调节预处理产物的pH值为4.5~5.5,向预处理产物中加入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进行酶解反应,获得酶解产物;
3)固液分离:将前一步骤的酶解产物固液分离,取酶解产物的酶解液;
4)脱毒:采用活性炭对步骤3)的酶解液进行脱毒,获得脱毒后的酶解液;
5)向脱毒后的酶解液中补充氮源制备发酵培养基,利用灭菌后的发酵培养基厌氧条件下发酵培养丁醇生产菌株,获得发酵产物;
6)发酵产物精馏,收集丁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稀硫酸的浓度小于等于2wt%。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竹粉与水或稀硫酸混合的固液比为1:6~1:1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酶解反应的条件为:酶解温度45~55℃,酶解时间45~60h,摇床转速120~180rp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酶解反应过程中酶的添加量为:木聚糖酶0.1~1.0IU/g底物,纤维素酶10~30FPU/g底物,β-葡萄糖苷酶1~10CBU/g底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脱毒过程中,活性炭用量为0.5~3w/v%,脱毒条件为40~60℃脱毒0.5~3h。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氮源为玉米浆、硫酸铵、醋酸铵或氯化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氮源的添加量为0.1~1.0w/v%。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丁醇生产菌株为能同时利用五碳糖和六碳糖为碳源的丁醇生产菌株。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丁醇生产菌株为NCIMB8052或ATCC550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科高等研究院,未经上海中科高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44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表检定装置及检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变电站的锂电池直流电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