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粉制备纳米晶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83973.6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3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曾照强;杨鸣;韩家愈;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宜昌思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陈波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粉 制备 纳米 磷酸 正极 材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粉制备纳米晶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磷酸铁锂由于安全性能好、环保、使用寿命长,是最具有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磷酸铁锂材料的离子和电子导电性能较差,所以通过半湿法,低温分解等方法减小磷酸铁锂的颗粒尺寸和包碳,制备出纳米晶磷酸铁锂材料,这样就能大大提高了磷酸铁锂电池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和高倍率放电。
目前,制备磷酸铁锂的常用原料为草酸亚铁(FeC2O4·H2O)或磷酸铁(FePO4)、磷酸二氢锂(LiH2PO4)或碳酸锂(Li2CO3),这些原材料价格价高,制备磷酸铁锂的工艺复杂,使得磷酸铁锂材料的成本居高不下,再由于制备工艺的复杂性,导致材料的性能和一致性不易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工艺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价格低廉、利于环保、性能优良的锂离子电池纳米晶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铁粉制备纳米晶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粒径小于100μm的Fe粉、Li2CO3、浓度为85%的H3PO4按质量比为(50~60):(32~40):(110~120)进行混合,在20~30℃下浸泡反应24~72小时;
(2)向上述反应料中加入原料总和的10~20wt%的葡萄糖,以料和水的质量比为1~1.5:1~1.5进行球磨混料10~20小时;
(3)将磨好的料在喷雾干燥机内进行喷雾干燥处理,获得球形颗粒;
(4)将上述球形颗粒,在流动N2气氛保护下,于600℃~700℃下煅烧,并保温10~20小时;
(5)将上述煅烧后的料进行粉碎、分级,得到晶粒尺寸小于100纳米、粒度范围为5~50微米、振实密度大于1.5g/cm3的磷酸铁锂材料。
本发明方法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以价格低廉的铁粉(粒径<100μm),磷酸(浓度85%)作为铁和磷酸根的来源,采用湿法制备工艺制备的纳米晶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原材料价格低廉、制备工艺简单、材料平均晶粒度为<100nm,颗粒度5~50微米,容量高>160mAh/g,循环寿命长(>2000次)。本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低成本,性能优良、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将56克粒径小于100μm 的Fe粉、37克Li2CO3、115克浓度为85%的H3PO4进行混合,在25℃浸泡反应72小时。
(2)向反应完全的料中再加入10wt%葡萄糖,以料、水质量比为1:1进行球磨混料10小时。
(3) 将磨好的料在喷雾干燥机内进行喷雾干燥处理获得20微米的球形颗粒。
(4) 将喷雾干燥好的球形颗粒粉料,在流动N2气氛保护下,600℃煅烧,并保温10小时;
(5)将上述煅烧后的料进行粉碎、分级,得到晶粒尺寸小于100纳米,粒度范围在20微米的球形颗粒,振实密度大于1.5g/cm3的磷酸铁锂材料。
实施例2
(1)将54克粒径小于100μm 的Fe粉、39克Li2CO3、118克浓度为85%的H3PO4进行混合,在20℃浸泡反应48小时。
(2)向反应完全的料中再加入10wt%葡萄糖,以料、水质量为1:1.5进行球磨混料15小时。
(3) 将磨好的料在喷雾干燥机内进行喷雾干燥处理获得10微米的球形颗粒。
(4) 将喷雾干燥好的球形颗粒粉料,在流动N2气氛保护下,650℃煅烧,并保温15小时;
(5)将上述煅烧后的料进行粉碎、分级,得到晶粒尺寸小于100纳米,粒度为10微米的球形颗粒,振实密度大于1.5g/cm3的磷酸铁锂材料。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宜昌思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宜昌思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39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宽带光谱全光纤化激光器
- 下一篇:基于云平台的智能家居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