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破碎岩体宏观热物性参数的测试系统与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82427.0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8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夏才初;黄继辉;张国栋;李志厚;王先军;孙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破碎 宏观 物性 参数 测试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体热物性参数的现场测试系统与方法,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含有固体、裂隙、气体、液体等多相混合的大体积不连续介质,如岩体的热物性参数现场测定。
背景技术
目前岩体的热物性参数的方法有取样法和反演法。其中取样法是对现场采集样本,通过室内试验测定样本的热物性参数,实际上测定的是岩石的热物性参数而非岩体的热物性参数。因为岩体通常包含填充有空气、水等介质裂隙,所以测得的热物性参数忽略了岩体裂隙的影响,不能表征岩体实际的热物理特性。反演法是在现场监测岩体的温度场后,采用数值软件计算现场温度边界条件下不同导热系数材料的温度场,选择其中与现场测得温度场最接近时的导热系数作为岩体的导热系数。其缺点是测试周期长且测试结果有较大的不确定性:1.测试周期从十几天至一个月,测试期间现场不确定因素对测试结果的扰动大,因此反演得到的岩体导热系数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2.仅能测定岩体的导热系数,无法得到岩体的热扩散系数和比热。
中国专利201010605803.1公开了一种钻入式原位分层测试岩土热物性参数的方法及所用装置,通过设置在探针管内的加热丝和热电偶获得分层岩土层的热物性参数,用以克服因分层样品变形后而造成岩土体导热系数变小,从而测试数据不真实的技术的问题。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加热丝和热电偶设于同一个针管内,即便采用填充低热容材料的技术手段,但是仍然很难避免加热丝与热电偶在针管内的互相干扰,因此测试数据很难确保精确。而且采用本发明的装置也仅能测量沿探针管的岩土体导热系数,由于多加热源的原因,对于多个点的岩土体导热系数难以确保数据的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岩体热物性参数的现场测试系统与方法,可以方便准确获取岩体热物性参数,且适用于岩体包含有裂隙,裂隙中填充有空气、水等介质的情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岩体热物性参数的现场 测试系统,钻孔将加热棒埋入在岩体内,加热棒与恒功率电源连接,在加热棒周围岩体的不同位置布置有多个测量孔,测量孔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的加热棒和温度传感器还与温度—时间记录仪连接。
所述的测量孔内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
所述的多个温度传感器在测量孔内均布。
一种采用上述的系统获取岩体热物性参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在岩体中钻孔埋设加热棒,以恒定功率加热岩体;
二、在岩体不同位置埋设温度传感器,记录不同时刻下岩体的温度响应(温度-时间曲线);
三、用实测岩体的温度-时间曲线拟合测试系统的传热模型求得岩体的热物性参数;
通过上述步骤获得岩体热物性参数。
在测试开始前读取环境气温及不同深度处的围岩温度,并设定加热棒的功率。
测试开始后定时读取测温孔内温度传感器的读数。
优化的方案中,采用以下的传热模型:
假定介质的热物性参数为(λini,αini),根据下式计算岩体中相应位置在ti时刻的温度响应Tcal(t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24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用测试接口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推迟鳝鱼性转变时间的生态学调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