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汽轮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79047.1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6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袁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丽君 |
主分类号: | F01C1/344 | 分类号: | F01C1/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汽轮机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汽轮机。
发明背景:
本发明所涉及的新型汽轮机,可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的工程机械、发电、船舶等国民经济领域。
现有的被广泛使用的汽轮机,尤其是用在船舶上的汽轮机为燃气轮机形式,其结构较为复杂庞大,尤其是现在普遍使用的汽轮机的动力效率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而在今天节能环保要求非常迫切的形势下,汽车行业更加需要高效率的以膨胀介质如蒸汽、压缩气、液化气体等为能量来源的动力装置。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汽轮机的设计方案,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效率高的特点。
关于本发明专利叙述中的名词解释:
1.旋转面剖视图:与转动轴线相垂直的平面上投影所得的视图。如图1所示。
2.转动轴线:转动体或旋转空间的转动轴线。如图1中的转动轴线O、Q和R。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汽轮机,其结构主要包括:圆形缸体(GT)、转动盘(P)、辊塞板(C)、喷射装置(PS)、排汽装置(PZ),其中圆形缸体(GT)是一个有圆形空腔的固定缸体,辊塞板(C)位于圆形缸体(GT)的圆形空腔内,一端绞接在圆形缸体(GT)的转动轴线O的位置,并可围绕转动轴线O转动,辊塞板(C)的其它端与圆形缸体(GT)的缸壁保持接触;
转动盘(P)是位于圆形缸体(GT)内的圆形转动盘,转动盘(P)的转动轴线Q与圆形缸体(GT)的转动轴线O平行,并有偏心距t,偏心距t等于或者大于圆形缸体(GT)的缸壁外圆半径r2与转动盘(P)的外圆半径r1之差;
转动盘(P)上开有塞板槽,辊塞板(C)穿过塞板槽,当转动盘(P)围绕自身转动轴线Q转动时,同时推动辊塞板(C)转动,当辊塞板(C)围绕自身转动轴线O转动时,同时也推动转动盘(P)转,因转动盘(P)与圆形缸体(GT)之间存在偏心距t,则辊塞板(C)与塞板槽之间产生滑动;
辊塞板(C)将转动盘(P)与圆形缸体(GT)之间的圆弧空间分隔成两个独立空间,在辊塞板(C)和转动盘(P)转动过程中,两个独立空间会交替出现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再由小逐渐消失的循环转变过程;
位于辊塞板(C)转动方向后方的独立空间为高压区,位于辊塞板(C)转动方向前方的独立空间为低压区,膨胀介质被喷入高压区,并在高压区膨胀,推动辊塞板(C)转动,从而向机构输出转矩,低压区为膨胀之后的低压介质,随着辊塞板(C)的转动被排挤,并通过排汽装置(PZ)排出。
喷射装置(PS)位于转动盘(P)与圆形缸体(GT)接触位置附近的高压区一侧,排汽装置(PZ)位于转动盘(P)与圆形缸体(GT)接触位置附近的低压区一侧。
转动盘(P)上安装有塞板槽毂(CG),塞板槽毂(CG)内开有塞板槽,辊塞板(C)从塞板槽内穿过,塞板槽毂(CG)可以围绕自身转动轴线R转动,辊塞板(C)上装有塞板环,辊塞板(C)为转矩输出元件,在转动盘(P)与圆形缸体(GT)接触位置的高压区一侧装有助压翘板。
本发明所述新型汽轮机可以由多个共轴圆形缸体(GT)组成,每个圆形缸体(GT)的辊塞板(C)的位置在同一时刻相互错开,并形成等分角度,使得每个圆形缸体(GT)的辊塞板(C)的受力在同一时刻处于相互补偿的位置。
喷射装置(PS)包括由正时齿轮控制的凸轮机构驱动气门的打开及关闭,由此使得排汽处于最低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之一的旋转面剖视图
图2装有塞板环的实施例的旋转面局部剖视图
图3装有助压翘板的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在本发明专利的附图说明中,图示的零部件的结构、尺寸及形状并不代表实际的零部件的结构、尺寸及形状,也不代表零部件之间的实际大小比例关系,图示只是用简明的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予以说明。
图1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之一的旋转面剖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新型汽轮机的结构主要包括:圆形缸体(GT)、转动盘(P)、辊塞板(C)以及喷射装置(PS)、排汽装置(PZ)及这些装置的位置,圆形缸体(GT)是一个有圆形空腔的固定缸体,辊塞板(C)位于圆形缸体(GT)的圆形空腔内,其一端绞接在圆形缸体(GT)的转动轴线位置,辊塞板(C)可以围绕转动轴线O转动,其它端与圆形缸体(GT)的缸壁保持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丽君,未经袁丽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90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盐酸甲氯芬酯化合物及其药物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减少占地的建房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1C 旋转活塞式或摆动活塞式机器或发动机
F01C1-00 旋转活塞式机器或发动机
F01C1-02 .弧形啮合式,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个元件具有相同数量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1C1-08 .相互啮合式,即具有与齿轮传运动相似的配合元件的啮合
F01C1-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1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1C1-24 .反向啮合式,即与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1C1-30 .具有F01C 1/02,F01C 1/08,F01C 1/22,F01C 1/24各组中的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点,或具有在这些组中的一个组所包含的特点且配合元件间具有一些其他形式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