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后悬架衬套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73720.0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6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川;韩权武;徐铄;侯建勇;张健;贾飞;陆海波;王月玲;冯元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8 | 分类号: | F16F1/3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悬架 衬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悬架衬套。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必要交通工具。然而,汽车为了获得更好的NVH性能,越来越多的乘用车后悬架采用多连杆式的悬架结构。为了缓和对杆件和车身连接部位的冲击,杆件和车身的连接一般采用橡胶衬套然后用螺栓连接。如图1所示,在衬套1和车身2之间用螺栓3连接,由于杆件的另一端与车轮制动器连接,所以当车轮跳动时衬套端将绕螺栓的轴线转动。但是为了让硫化在衬套内管上的橡胶衬套发挥作用,汽车悬架系统设计期望衬套内管和车身不会有转动出现,即衬套内管4和车身2相对静止。
现有技术存在问题:
如图1所示,为了使衬套内管4和车身2相对静止。通过衬套内管和车身面足够大的压力(某些衬套内管采用齿形面增大单位面积压力)来防止衬套内管相对车身转动。获取较大的压力的方式是使螺栓预紧力达到较高值。但是当汽车使用时间增加,螺栓预紧力减小,这衬套内管和车身结合面的压力减小,就存在内管相对车身面相对转动的风险。一旦发生相对转动,橡胶衬套失效,同时会产生异响。
综上所述,现有的衬套和车身连接并不是非常可靠。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衬套与车身连接容易发生转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后悬架衬套,能使衬套和车身相对固定,有效防止转动、松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后悬架衬套,包括衬套外管和与之硫化为一体的衬套内管,衬套和车身之间用螺栓及螺母连接,在螺栓的外圆柱面上径向对称设置有凸台,在衬套内管和车身螺栓孔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凸台相配合的凹槽。
所述的凸台为两个;所述凸台的尺寸要小于所述凹槽的尺寸。
所述衬套内管内两个凹槽的位置与车身螺栓孔内两个凹槽的位置是一一对应;所述凹槽为方形凹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汽车后悬架衬套,加工工艺简单,容易实现,且能有效防止衬套相对车身转动,能够使衬套和车身连接部分更加可靠,防止松动,保证联接部分衬套工作的可靠性,并防止异响。
附图说明
图1现有衬套与车身连接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车身螺栓孔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衬套断面图;
图4本发明的连接螺栓示意图;
图5本发明的衬套与车身连接的安装示意图;
图6本发明的衬套与车身连接部分细节图;
图7现有衬套的结构图;
图8本发明的衬套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8,本发明的汽车后悬架衬套,包括衬套外管1和与之硫化为一体的衬套内管4,所述衬套和车身2之间用螺栓3及螺母5连接。
参照图2、3、4及6,在所述螺栓3与衬套内管4及车身2接触的外圆柱面上径向对称设置有两个凸台31,所述螺栓3的端头加工有螺纹。衬套内管4和车身2的螺栓孔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凸台相配合的方形凹槽41及21,用于放置所述凸台31,所述凸台31的尺寸小于所述凹槽21及41的尺寸。衬套内管4内两个凹槽41的位置与车身2的螺栓孔内两个凹槽21的位置是一一对应。
参照附图5,所述衬套与车身2连接时,将衬套内管4的凹槽41与车身的凹槽21对齐,然后放入带凸台31的螺栓3,凸台31被限定在车身2和衬套内管4的凹槽21和41内。然后拧紧螺栓3。这样衬套内管4和车身2被相对固定。
工作时,衬套外管1相对衬套内管4转动,该衬套有效的发挥作用。同时衬套内管4相对车身2也固定不动,结构可靠,不会出现松动的风险,防止异响和衬套失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37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少真空泵噪声的装置
- 下一篇:压缩机隔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