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电堆内构件用奥氏体不锈钢饼形锻件的热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70101.6 | 申请日: | 2012-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0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靳海山;曹胜强;龙智南;林岳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00 | 分类号: | C21D11/00;C21D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张骥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电 构件 奥氏体 不锈钢 锻件 热处理 方法 | ||
1.一种核电堆内构件用奥氏体不锈钢饼形锻件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对材料为0Cr19Ni10,直径不小于4000mm,厚度不小于400mm的实心锻件进行热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锻件置于热处理炉中,以热处理炉的最大功率加热至400~450℃范围内保温,保温时间为每1毫米锻件厚度保温0.5~1分钟;
第二步,继续加热工件,以不大于50℃/h的升温速度将锻件加热至670~700℃范围内保温,保温时间为每1毫米锻件厚度保温0.5~1分钟;
第三步,继续加热工件,以不大于150℃/h的升温速度将锻件加热至1040~1080℃范围内保温,保温时间为每1毫米锻件厚度保温3~5分钟;
第四步,锻件出炉并水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堆内构件用奥氏体不锈钢饼形锻件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水冷的方法为:冷却水的初始温度不高于30℃;在水槽底部设置垂直向上的水流驱动装置,利用垂直方向的水流打破聚集在锻件底部的蒸汽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核电堆内构件用奥氏体不锈钢饼形锻件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水冷之后锻件出水15分钟后的表面温度不高于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01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