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架组装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69928.5 | 申请日: | 2012-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7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文;高延彬;朱清;李中华;罗七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蔡石蒙;车文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组装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支架组装设备,特别是覆膜支架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支架、特别是覆膜支架被广泛地应用于治疗动脉瘤的手术中。为了将支架输送到期望的位置,需要事先将支架装入输送系统中。将支架装入输送系统时需要保证支架上的各支架段有序,且能够清晰看出支架上的显影标记的具体位置以便确定手术时支架的具体方位。
目前存在多种方式用于将支架装配到输送系统中,其中一种方式是采用压握机,另外的方式是采用各种形式的组装模具,还有的方式是采用手工组装。
压握机组装一般是通过气动或者电动方式控制压握机内的多片旋转片对支架进行径向收紧,以将支架收紧至预定尺寸。例如,美国专利申请US20050159490公开了一种压握装置,其可以将裸支架、覆膜支架和下腔静脉滤器等医疗器械压握至极小尺寸以便装入输送系统的外鞘管中。所述压握装置至少包括三对可移动的旋转片,通过辅助装置可以移动旋转片,然后根据预定的被压缩尺寸,至少三对旋转片可以旋转至该尺寸,形成一个圆,即将需要被压缩的各种医疗器械压缩至既定尺寸以便装入输送系统的外鞘管中,由此完成压握。而手工组装是直接将支架进行捏紧后组装至输送系统中。
上述组装方式各具有优缺点。采用压握机和组装模具的方式效果较好,但是压握机和组装模具价格昂贵,其中压握机的价格甚至高达十万至百万。手工组装方式有成本优势,但是手工组装的操作不规范,而且手工组装过程中不确定因素较多,导致组装后的支架的各种性能存在不同。
另外,在压握机组装中,如果压握机的旋转片的边缘处理不当,会对覆膜支架上的覆膜或缝合线造成损伤。而且,对支架收紧后仍需手工将输送系统推至已收紧的支架处将其装入。而手工组装支架通常需要三人同时进行,一人进行组装,两人辅助操作,组装过程中无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覆膜支架,经人工组装多次摩擦后,造成覆膜支架上的缝合线磨损。
因此,需要一种支架组装设备,其既能保证组装过程中覆膜支架不被损伤,又能保证自动化组装以排除手工组装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而且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架组装设备,特别适合于大动脉覆膜支架。根据本发明,支架组装设备包括输送系统支撑架,导轨机构,支架推送机构和控制机构,输送系统支撑架设置在导轨机构的一侧,支架推送机构以相对于导轨机构可来回移动的方式设置于导轨机构上,控制机构与支架推送机构操作连接以对其运动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在组装支架时,将输送系统的外鞘管固定地放置于输送系统支撑架上,同时使输送系统的内管伸出外鞘管,并且将覆膜支架套在内管上。覆膜支架被收紧后,例如利用固定地连接于支架推送机构的支架收紧装置来收紧覆膜支架,通过移动支架推送机构将已收紧的覆膜支架推至外鞘管处,以便将其装入外鞘管内。本发明的支架组装设备与支架收紧装置配合使用,自动地对覆膜支架进行分段收紧和松开,然后将已收紧的覆膜支架推至输送系统的外鞘管处,并将覆膜支架装入输送系统中。
根据本发明,控制机构可以构造成气动或电动控制机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电动控制机构包括电机、将电机的运动传递给支架推送机构的驱动器、控制单元和控制按钮,通过控制按钮经由控制单元控制支架推送机构的运动以进行组装操作;气动控制机构包括脚踩开关、气缸和气路开关,通过脚踩开关经由气路开关和气缸控制支架推送机构的运动以进行组装操作。优选地,气动控制机构还包括减压阀,以调节气缸内的压力。
根据本发明,控制单元可以设定为半自动和全自动控制单元。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控制单元为PLC控制器,可以对其进行编程,以分别实现半自动和全自动组装。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输送系统支撑架包括静止的下框架和上托台,外鞘管固定地放置于上托台上,上托台的端侧与导轨机构的端面在垂直方向上齐平,或伸出超过导轨机构的端面以使输送系统前置而便于覆膜支架的组装。此外,上托台定位成使外鞘管与支架推送机构中线对准,以便在组装过程中使覆膜支架与外鞘管精确对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99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花生核桃共发酵型活性乳酸菌饮料
- 下一篇:车辆制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