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海绵钛保护容器进行熔炼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62941.8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8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苏鹤洲;张宝柱;李志敏;徐勇智;卞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2 | 分类号: | B22D41/02;C22B34/12;C22C14/00;C22C1/02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何健;张代民 |
地址: | 651209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海绵 保护 容器 进行 熔炼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色冶金工程中钛锭熔铸方法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在金属冶炼过程中,需要用到高温液态金属盛装容器。高温液态金属需要保温,而容器需要散热,这就涉及到容器保温与散热。通常情况下,采用耐火材料来隔离高温液态金属与低温容器,采用循环水冷容器。这种方法能够分离液态金属与盛装容器,但会使其他材料污染液态金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分离液态金属与盛装容器,从而避免使用其他材料污染液态金属的纯钛及钛合金冶炼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利用海绵钛保护容器进行熔炼的方法,本发明特征是,1)、冶炼前在容器内表面铺一层厚度为100mm~300mm与目标金属相同配方的海绵钛配料为隔离层,该配料采用松散铺设;
2)、容器采用循环水冷却,不直接与液态金属接触;
3)、隔离层上表面接触熔融金属,下表面接触容器,中间为半融化层,间隙容纳液态金属中的高密度夹杂物;
4)、再次冶炼同牌号金属,不必更换隔离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分离液态金属与盛装容器,从而避免使用其他材料污染液态金属,确保液态金属的纯净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法
见图1,一种利用海绵钛保护容器进行熔炼的方法,本发明特征是,1)、冶炼前在容器内表面铺一层厚度为100mm~300mm与目标金属相同配方的海绵钛配料为隔离层,该配料采用松散铺设;
2)、容器采用循环水冷却,不直接与液态金属接触;
3)、隔离层上表面接触熔融金属,下表面接触容器,中间为半融化层,间隙容纳液态金属中的高密度夹杂;
4)、再次冶炼同牌号金属,不必更换隔离层。
本发明在冶炼钛及钛合金时,使用同种配方的海绵钛原料作为隔离材料,分离液态金属与盛装容器,从而避免使用其他材料污染液态金属。
实施例一:
冶炼工业纯钛TA1,采用TA1隔离层,厚度为100mm。
实施例二:
冶炼工业纯钛TA1,采用TA1隔离层,厚度为150mm。
实施例三:
冶炼工业纯钛TA1,采用TA1隔离层,厚度为200mm。
实施例四:
冶炼工业纯钛TA1,采用TA1隔离层,厚度为250mm。
实施例五:
冶炼工业纯钛TA1,采用TA1隔离层,厚度为3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29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