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类锻件及其锻造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61314.2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7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孙振环;高全德;叶玉娟;赵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K1/06 | 分类号: | B21K1/06;B21J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蔡淑媛 |
地址: | 459008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锻件 及其 锻造 生产工艺 | ||
1.一种轴类锻件,包括锻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锻件本体是由一端是呈大圆柱状的大台、另一端是与大台共中轴线的呈小圆柱状的小台组成的T形状结构,大台与小台的交接处为向锻件本体中轴线倾斜的斜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类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面的倾斜角为150。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类锻件的锻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加热:将要锻造的钢锭进行加热;
步骤2、开坯:将步骤1加热后的钢锭在油压机上开坯,采用油压机的上平、下V砧上整体锻造出轴类锻件的大台,得到锻件,锻造过程中控制以下参数:送进量≥0.75砧宽、压下量为20%、锻造温度1180~900℃;
步骤3、精锻:将步骤2开坯得到的锻件采用精锻机锻造,锻造出轴类锻件的小台,根据锻造生产工艺编制的锻造程序,锻造出轴类锻件大台和小台交接处的斜面,锻造时采取横向进行拉打或推打的方式;
步骤4、退火:将步骤3精锻得到的锻件进行回火处理;
步骤5、校直:对步骤4退火得到的锻件采用目测校直,控制最终弯曲度不大于3mm/m;
步骤6、检验和超声波探伤:对步骤5校直后的锻件进行检验和超声波探伤,其中检验内容如下:
1)表面质量,外观尺寸,
2)硬度HB≤197,
3)弯曲度≤3mm/m,
4)表面局部缺陷深度≤8mm,
5)同轴度≤8mm;
超声波探伤按JB/T1581-96标准规定方法进行检测,验收要求如下:
1)不允许存在白点、裂纹、缩孔等缺陷;
2)小于φ2mm当量直径的缺陷不计;
3)允许有单个分散的当量直径为φ2mm~φ4mm的缺陷存在,相邻缺陷间距应大于较大缺陷的10倍,在100cm2面积上,当量直径为φ2mm~φ4mm的缺陷不得超过3个,其中当量直径为φ3mm~φ4mm的缺陷允许存在1个;
步骤7、锯切下料:将步骤6检验和超声波探伤合格的锻件按工艺长度在锯床上,得到轴类锻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类锻件产品的锻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加热为将要锻造的钢锭在700℃以下加热5.5个小时,升高温度在700-800℃下加热10.5个小时,在6.5个小时内将温度升至1220-1240℃,再在1220-1240℃下加热2.5个小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类锻件产品的锻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开坯中锻造出的锻件的大台的直径余量在25-30mm。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类锻件产品的锻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精锻中锻造出的锻件的小台的直径余量在15-20mm。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类锻件产品的锻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开坯中的油压机为2200吨油压快锻机。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类锻件产品的锻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精锻中的精锻机采用1400吨的四锤头径向锻造精锻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131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