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晶障栅立体显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58743.4 | 申请日: | 201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5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翟思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357;G02F1/1343;G02B27/2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 立体 显示 系统 | ||
1.一种液晶障栅立体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从背板依次包括:背光模组,波片,液晶障栅和图像显示屏,其中,
所述背光模组为液晶障栅立体显示系统提供光源;
所述波片为1/4波片,用于实现光的偏振方向转换,提高偏光片的透光率;
所述液晶障栅采用的偏光片为亚波长反射分光式偏光片,其由金属-介质或者金属-空气间隔组成于基板上,上下偏光片偏光方向正交,亚波长反射分光式偏光片透射一种偏振方向的光,反射光的偏振方向与透射光的偏振方向垂直;
所述图像显示屏采用的偏光片为吸收型偏光片,其下偏光片与液晶障栅的上偏光片同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障栅立体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障栅为液晶狭缝障栅,所述图像显示屏为像素阵列图像显示屏,所述背光模组为背光源,其为液晶狭缝障栅及图像显示屏提供光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障栅立体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狭缝障栅的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分别位于玻璃基板的外侧,或分别位于玻璃基板的内侧,或一层偏光片位于玻璃内侧,另一层位于玻璃外侧;
所述图像显示屏与液晶狭缝障栅的贴合面共用亚波长反射分光式偏光片,或者,图像显示屏单独增贴吸收型偏光片,或者,液晶显示屏的下层电极与液晶狭缝光栅上层偏光片共用玻璃基板。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障栅立体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显示屏包括一对正交的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其中第一偏光片透光的偏振方向与液晶狭缝障栅的上偏光片透光的偏振方向相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障栅立体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显示屏的第一偏光片内侧设置第一玻璃基板,所述第二偏光片内侧设置第二玻璃基板,第一玻璃基板内侧设置阵列电极结构,第二玻璃基板内侧设置彩色滤光片和电极层,所述电极层和阵列电极结构之间设置液晶的配向层和液晶层。
6.如权利要求1-3,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障栅立体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显示屏包括一对正交的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且光的偏振方向相垂直,其中第二偏光片为吸收型偏光片,第一偏光片为反射分光型偏光片且为图像显示屏与液晶狭缝障栅共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障栅立体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显示屏的第一偏光片内侧设置图像显示屏和液晶狭缝障栅共用的玻璃基板,玻璃基板内侧设置阵列电极结构,所述第二偏光片内侧设置上玻璃基板,上玻璃基板内侧设置彩色滤光片和共电极层,所述电极层和阵列电极结构之间设置方向垂直的液晶配向层和液晶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障栅立体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狭缝障栅包括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第二偏光片的偏光方向与第一偏光片正交,第一偏光片内侧设置下层玻璃基板,下层玻璃基板内侧设置液晶障栅的结构电极用于为液晶提供驱动电压,第二偏光片内侧设置上层玻璃基板,上层玻璃基板的内侧设置液晶的共电极层,结构电极和共电极层之间为配向方向互相垂直的液晶下层和上层配向层以及液晶层。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液晶障栅立体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狭缝障栅包括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第二偏光片透过的偏振光方向与第一偏光片正交,第一偏光片内侧设置下层玻璃基板,下层玻璃基板内侧设置液晶障栅的结构电极用于为液晶提供驱动电压,第二偏光片内侧设置液晶的共电极,结构电极和共电极层之间为配向方向互相垂直的液晶下层和上层配向层以及液晶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874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卷尺的铅笔
- 下一篇:通用型可调冲孔裁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