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填砂管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8531.6 | 申请日: | 201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6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宋志学;郑继龙;张相春;张宁;陈平;赵军;胡雪;翁大丽;刘全刚;王成胜;周爱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安发达石油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2 | 分类号: | E21B47/002;E21B49/08;E21B4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填砂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勘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观察驱替过程的填砂管。
背景技术
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观察泡沫流体的驱替过程对于实验具有指导意义,但是对于现场施工来说,却没有说服力。在驱替过程中,需要观察泡沫流体在岩心中的流动规律以及泡沫形态,并且根据泡沫流体在岩心孔隙中的分布规律,得出剩余油的分布情况。需要提供一种可以观察泡沫在岩心中流动规律以及泡沫形态的填砂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观察泡沫在岩心中流动规律以及泡沫形态的填砂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填砂管。包括护罩和设置于护罩两端的堵头,护罩本体上设置有视窗孔,视窗孔内设置有玻璃。驱替过程中可以通过视窗孔清楚地观察到驱替液及被驱替液在填砂管中的流动形态,通过填砂管的视窗孔在显微镜的观察下可以观察到泡沫流体在岩心中的流动规律以及泡沫形态,观察泡沫流体在岩心孔隙中的分布规律,可观察到剩余油的分布情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护罩为两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护罩两端开口处内侧罩壁上都设置有第一螺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堵头包括手持部和连接部,连接部为圆柱体,连接部截面形状与护罩两端开口形状一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堵头的连接部柱面上设置有与第一螺纹相匹配的第二螺纹。操作时,可握置手持部,将连接部从护罩两端开口处伸入护罩内部并与护罩连接,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相配合,拧紧后使堵头与护罩紧密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填砂管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填砂管中护罩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填砂管中堵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说明。
图1至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填砂管。如图所示,填砂管包括护罩10和设置于护罩两端的堵头20。
护罩10为两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护罩10材质使用高压玻璃。护罩10两端开口处内侧罩壁上都设置有第一螺纹101。护罩10本体罩壁上设置有视窗孔103,视窗孔103内设置有高压玻璃105。
两对称设置的堵头20包括手持部201和连接部203。连接部203为圆柱体,连接部203截面形状与护罩10两端开口形状一致。连接部203柱面上设置有与第一螺纹101相匹配的第二螺纹205。操作时,可握置手持部201,将连接部203从护罩10两端开口处伸入护罩10内部并与护罩连接,第一螺纹101与第二螺纹205相配合,拧紧后使堵头20与护罩10紧密连接。
在实验过程中将玻璃填砂管充实完全以后,连接好管线便可进行驱替实验。驱替过程中可以通过视窗孔清楚地观察到驱替液及被驱替液在填砂管中的流动形态,通过填砂管的视窗孔在显微镜的观察下可以观察到泡沫流体在岩心中的流动规律以及泡沫形态,观察泡沫流体在岩心孔隙中的分布规律,可观察到剩余油的分布情况。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例。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安发达石油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安发达石油仪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85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