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水器及其漏电和防干烧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55176.7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7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彩霞;蔡想周;孙强;赵小勇;侯艳;周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集团公司;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20 | 分类号: | F24H9/2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李升娟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水器 及其 漏电 防干烧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水器及其漏电和防干烧检测方法,热水器包括内胆、加热管、管接头以及控制单元,加热管通过加热管法兰安装于内胆中,管接头包括绝缘件和嵌装于绝缘件内且相互绝缘的两个金属件,管接头中与内胆相接的金属件上设置有导电部件,导电部件从绝缘件中引出并与控制单元中的电流或电压检测电路电连接。因而,通过与内胆接触的金属件上的导电部件即可对热水器是否漏电进行检测,实现方式简单,只要热水器存在漏电,即可及时作出报警,安全可靠性强。同时,利用管接头上的导电部件和加热管法兰上的导电部件是否处于导通状态,可判断热水器是否处于干烧状态,不需要在内胆内部设置电极,结构设计简洁,安装维护方便,节省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水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带有漏电和防干烧检测功能的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热水器的漏电检测通常利用电子互感器来检测热水器的漏电值,其中一端连接地线,当漏电值超过安全值时,漏电保护器工作。但是,该方案无法保护接地线接地失效时,热水器内胆意外带电的情况。因而,无法达到安全的漏电保护功能。
现有热水器的防干烧一般是在加热管的上部设置一个防干烧电极,通过检测加热管的外壳与防干烧电极之间是否导通来判定热水器是否处于干烧状态,但是,该种方案需要在内胆上设置防干烧电极安装部件,不仅安装更换复杂,而且需要具有较好的密封性以防止热水器漏水,加工难度以及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水器,解决了现有热水器漏电检测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热水器,包括内胆、加热管、管接头以及控制单元,加热管通过加热管法兰安装于内胆中,管接头包括绝缘件和嵌装于绝缘件内且相互绝缘的两个金属件,其中,一个金属件与内胆相接,另一个金属件与外接水管相接,所述管接头中与内胆相接的金属件上设置有导电部件,导电部件从绝缘件中引出并与控制单元中的电流或电压检测电路电连接。
为了实现热水器的防干烧功能,在加热管法兰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单元中的供电电路电连接的导电部件。
优选的,所述管接头中的导电部件与管接头中与内胆相接的金属件为一体式结构或相互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分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加热管法兰上的导电部件与加热管法兰为一体式结构或相互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分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管接头中的导电部件及所述加热管法兰上的导电部件均为金属片。
为了提醒用户热水器处于漏电或者干烧状态,控制单元还连接有报警单元。
优选的,所述报警单元为声光报警单元。
基于上述热水器的设计,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对热水器进行漏电检测的方法,读取并判断所述电流或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电信号,若输出电信号大于零,判定热水器漏电;若输出电信号为零,判定热水器不漏电。
当热水器同时具有防干烧功能检测时,在加热管法兰上的导电部件与控制单元中的供电电路电连接,当控制单元控制供电电路供电时,不进行漏电检测;当控制单元控制供电电路断开时,进行漏电检测,读取并判断所述电流或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电信号,若输出电信号大于零,判定热水器漏电;若输出电信号为零,判定热水器不漏电。
基于上述热水器的设计,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热水器的防干烧检测方法,将所述电流或电压检测电路和所述供电电路进行电连接,断开供电电路的供电输出,读取并判断电流或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电信号,在输出电信号为零时,控制供电电路为所述加热管法兰上的导电部件供电,再读取并判断电流或电压检测电路输出的电信号,若电信号大于零,判定热水器不干烧,若电信号等于零,判定热水器干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集团公司;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未经海尔集团公司;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51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