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体温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54340.2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4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白长虹;廖京生;宫凯;张如意;方翔;倪平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1 | 分类号: | A61B5/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温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被检测者进行自动连续的体温检测的体温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体温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指示性指标,目前常用的体温测量装置主要有水银体温计和红外体温监护仪。其中,水银体温计便于携带使用,在家庭和临床中都被广泛应用,但水银体温计较易碎,破碎时溢流出来的水银极易污染环境、伤害人体健康;此外,水银体温计通常只能测量口腔、直肠、腋下等部位,在连续测量时被检测者需要长期夹持,并不便于直接观测,且易给被检测者带来不方便,一般需要依靠护士或监护者不断提醒被测量者,并手动测量体温。红外体温监护仪一般可对检测者进行非接触式且快速的体温测量,但其体积较大,携带性较差,通常需要现场监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温测量装置,其可克服上述缺陷,实现自动连续的监测测量者当前体温,佩戴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体温测量装置,其用于对被检测者进行自动连续的体温检测。所述体温测量装置包括佩戴支撑装置、传感器、处理模块及显示屏,所述传感器和所述处理模块相连接并设置于所述佩戴支撑装置,所述显示屏和所述处理模块相连接;所述佩戴支撑装置佩戴于被检测者身上,所述佩戴支撑装置将所述传感器固定于被检测者的检测部位,以检测被检测者的体温信息;所述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体温信息传送至所述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对所述体温信息进行处理并传送至所述显示屏,并通过所述显示屏显示。
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佩戴支撑装置为佩戴于被检测者头部的头箍式或耳机式结构。
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屏和所述处理模块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连接。
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器为红外传感器,其包括光学探头、光电转换模块、信号调制模块及比较模块,所述光学探头、所述光电转换模块、所述信号调制模块和所述比较模块依次顺序电连接,所述光学探头将探测的体温信号传送至所述光电转换模块,所述体温信号经由所述光电转换模块转换为电信号并传送至所述信号调制模块,所述信号调制模块对所述电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处理,并传送至所述比较模块,与临界值电压信号进行比较,比较结果传送至所述处理模块。
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比较模块进一步包括比较器、调节电阻和调节所述临界值电压信号的调节件;所述比较器和所述信号调制模块电连接,其接收所述信号调制模块传送的体温信号,并与所述临界值电压信号进行比较,比较结果传送至所述处理模块;所述调节件通过改变所述调节电阻的电阻值来调节所述临界值电压信号。
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体温测量装置进一步包括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和所述处理模块相连接。
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报警模块通过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模块相连接。
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报警模块包括声音报警器和光学报警器中的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包括存储所述体温信息的存储单元。
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提供的所述体测量装置具有以下优点:其一、通过佩戴于被检测者身上的佩戴支撑装置,可以实现对被检测者长期自动连续的体温检测;其二、所述体温测量装置使用安全,可以避免传统水银体温计所存在的使用隐患;其三、所述体温测量装置佩戴方便,可进行远程监护,无需手动测量和现场监护,避免了护士和监护者的重复劳动和疲劳监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体温测量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体温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体温测量装置中传感器的组成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体温测量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体温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体温测量装置中处理模块和报警模块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体温测量装置100,其用于对被检测者进行自动连续的体温检测,所述体温测量装置100包括佩戴支撑装置10、传感器20、处理模块30及显示屏40。所述传感器20和所述处理模块30相连接并设置于所述佩戴支撑装置10,所述显示屏40和所述处理模块30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43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