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感清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3920.X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1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田源红;张英;胡芳;王晓冬;马敬原;李星;安斯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3 | 分类号: | A61K36/73;A61K9/16;A61P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561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颗粒 制备 工艺 | ||
1.一种感清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算称取蓝布正65份、铁筷子60份、木芙蓉叶50份、紫苏50份、石吊兰50份、马兰草75份和荆芥50份,将蓝布正、铁筷子、木芙蓉叶、紫苏、石吊兰、马兰草和荆芥均切成0.3-2.0cm的段或丝,混合得a品;将a品加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第一次加7-8倍量水,第二次加8-9倍量水,用80-200目滤布滤过,合并滤液得b品;将b品进行真空减压浓缩,浓缩温度为75℃-80℃,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08-1.10,得c品;将c品通过减压干燥、微波干燥或喷雾干燥制成粉末,得提取物;在提取物中加入辅料制备成颗粒制剂;辅料为糊精粉和/或淀粉;提取物与辅料的重量配比为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清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提取物中加入辅料制备成颗粒制剂,具体为,加入辅料后以乙醇做湿润剂,然后用干法制粒,再采用2号药典筛和4号药典筛进行整粒,取通过2号药典筛但不能通过4号药典筛的颗粒作为成品,即制得感清颗粒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清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制备提取物;
A. 将蓝布正、铁筷子、木芙蓉叶、紫苏、石吊兰、马兰草、荆芥均切成0.3-2.0cm的段或丝,混合得a品;
B. 将a品加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第一次加7-8倍量水,第二次加8-9倍量水,用80-200目滤布滤过,合并滤液得b品;
C. 将b品进行真空减压浓缩,浓缩温度为75℃-8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9,得c品;
D. 将c品以60-150℃为进口温度,100-220℃为出口温度,进料速度为10-70 mL·min-1,进行喷雾干燥,收集浸膏粉,得提取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清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制备提取物;
A. 将蓝布正、铁筷子、木芙蓉叶、紫苏、石吊兰、马兰草、荆芥均切成0.3-2.0cm的段或丝,混合得a品;
B. 将a品加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第一次加7倍量水,第二次加8倍量水,用80目滤布滤过,合并滤液得b品;
C. 将b品进行真空减压浓缩,浓缩温度为75℃-8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9,得c品;
D. 将c品以80℃进口温度,120℃为出口温度,进料速度为30-40 mL·min-1,进行喷雾干燥,收集浸膏粉,得提取物。
5.根据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感清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取物含蓝布正以没食子酸(C7H6O5)计,不少于18%;含石吊兰以石吊兰素(C18H16O7)计,不少于5.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清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醇为75%的乙醇。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清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清颗粒剂含蓝布正以没食子酸(C7H6O5)计,不少于4%;含石吊兰以石吊兰素(C18H16O7)计,不少于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392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