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膜法锰回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3061.4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2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文;李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波鹰(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4 | 分类号: | C22B7/04;C22B47/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61022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膜法锰 回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膜法锰回收方法方法,特别是一种从电解锰废渣中的提取硫酸锰溶液,经过膜系统浓缩回收硫酸锰的方法,属于循环经济领域。
背景技术
锰及锰合金是钢铁工业、铝合金工业、磁性材料工业、化学工业等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之一, 锰是冶炼工业中不可缺少的添加剂。金属锰的生产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电解法,所得产品为电解金属锰;另一种是以富锰矿及高硅锰硅合金为原料,用电炉脱硅精炼法生产,产品称金属锰。
电解锰加工成粉状后是生产四氧化三锰的主要原料,电子工业广泛使用的磁性材料原件就是用四氧化三锰生产的,电子工业、冶金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都需要电解金属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解金属锰由于它的高纯度、低杂质特点,现已成功而广泛地运用于钢铁冶炼、有色冶金、电子技术、化学工业、环境保护、食品卫生、电焊条业、航天工业等各个领域。电解锰的纯度很高,它的作用是增加合金属材料的硬度,应用最广的有锰铜合金、锰铝合金,锰在这些合金中能提高合金的强度、韧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电解锰主要供应于不锈钢的生产。
目前,我国电解金属锰生产主要以99.7%的产品为主,只有少数几个厂家生产99.9%的产品(因99.9%的产品市场需求量较小),主要原材料-锰矿为氧化锰矿和碳酸锰矿两大类,除前工序制液方式不尽相同外,电解生产工艺基本相同。
电解金属锰生产工艺常以含锰较低(Mn10%~16%)的碳酸锰矿为原料,经破碎、磨细成矿粉,加入浸取罐中,加入硫酸、使矿粉中碳酸锰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锰溶液,经过滤得浸提液和电解锰废渣。往浸提液加入适量缓冲剂硫酸铵,并在酸性矿浆中加入二氧化锰粉除铁,再通入液氨或加入石灰乳使矿浆成中性(pH≈7),固液分离去除残渣,往滤液中加入硫化剂(二甲基胺荒酸钠,(CH3)2NCS2Na,简称SDD)或乙硫氮净化,使镍、钴、铁等离子成硫化物形态沉淀析出,经第二次固液分离除去硫化渣,加入添加剂(SeO2或SO2),即得合格电解液。电解时,合格电解液连续不断地加入电解槽,电解至一定时间(一般为24h),取出附有电沉积锰的阴极板(同时放入干净的阴极板,使电解连续进行),经钝化、水洗、烘干后,将金属锰剥下,即为成品。 在生产电解锰的过程中,制备电解液要产生大量的电解锰废渣,废渣中含有约4%的二价锰。长期以来,电解锰废渣多采用直接填埋或堆放处理,废渣中渗出的含有二价锰的液体浸入地下水或流域,不仅导致水污染,而且导致大量锰资源的浪费。电解锰废渣利用的技术已有不少,但集中在锰矿渣利用制备建材方面。近年,有从电解锰废渣回收锰的探索,如将电解锰废渣加水提取,经过滤和净化后,加入碳酸钠生产高纯碳酸锰的锰回收方法。但是,这种锰的回收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碳酸钠,成本较高,经济上不够合算。因此,目前还没有一种经济合理的锰回收利用方法。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当前还没有一种经济适用的锰回收利用方法,提供一种从电解锰废渣中回收锰的经济适用,回收率高的锰回收利用方法,既解决锰污染环境问题,又提高锰资源的利用效率。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步骤实现的:
(1)、提取:将电解锰废渣在转速为200~500转/分钟的搅拌条件下用20~85℃水提取三次,每次提取时间为20~40分钟,第一次电解锰废渣与水的质量比为1:1~1:2,第二次电解锰废渣与水的质量比为1:0.5~1:1,第三次电解锰废渣与水的质量比为1:1~1:2;
(2)、过滤:将提取所得的提取液经过过滤,得滤液和滤渣;
(3)、净化:将步骤(2)过滤所得的滤液经微滤膜或超滤膜过滤得净化提取液;
(4)、浓缩:将步骤(3)净化所得的净化提取液经过反渗透膜系统或纳滤膜系统浓缩,得二价锰离子浓度为38~42g/L的硫酸锰电解液。
步骤(1)所述的提取,为了提高提取液中锰离子浓度,节约水资源和降低浓缩成本,提高效率,以第三次提取所得的提取液和经过步骤(4)浓缩分离所得的透析液作为第一次提取的溶剂。
步骤(2)所述的过滤是将步骤(1)提取所得的提取液过滤;滤袋过滤、压滤过滤或离心过滤的一种。
步骤(2)所述过滤的离心过滤的转速为800~5000转/分钟,最佳转速为1200~2000转/分钟,温度为常温。
步骤(2)所述的压滤过滤的工作压力为0.5~6kg/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波鹰(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波鹰(厦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30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