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辫液氨连续丝光机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9830.3 | 申请日: | 2012-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6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民;尹寿虎;杭彩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天然绿色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7/04 | 分类号: | D06B7/04;D06B15/00;D06B23/20;D06B2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夏晏平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辫液氨 连续 丝光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纤维辫在液氨中进行连续丝光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液氨丝光又叫液氨整理,液氨指液态的氨,又称为无水氨,它不是氨的水溶液,而是一种无色液体,是氨气在-33.5℃下形成的。液氨的粘度和表面张力很小,很容易渗入纤维内部,使纤维的结晶结构发生变化,产生一系列的性能改变,同时又不损伤纤维和容易从纤维中分离。液氨能够瞬间渗入纤维内部使纤维发生均匀的溶胀,反应过程柔和均匀,产生丝光效果,提高光泽,同时能够提高纤维的耐磨性能和上染百分率,织物的尺寸稳定性也得到很大的提升,耐洗性大幅度提升。现有设备中液氨整理多限于面料整理,配合超柔整理和免烫整理赋予面料持久不变形、手感柔软丰满的风格,对于纤维液氨整理的设备较少。
专利号为ZL200920109327.7的“一种液氨处理设备”中涉及对纤维进行丝光处理,但是纤维在处理时无法施加张力,处理能力和效果有限,属于间接式的加工装置,可连续性不强。本发明装置采用机械化制辫机的产物纤维辫为加工对象,纤维辫喂入后,经预烘干区、冷却区、浸氨反应区、脱氨区、液氨回收区制得干态的高品质丝光纤维辫,再采用机械化的退辫机将纤维辫退解成单一的纤维条,直接用于后道纺纱的应用。本发明装置具有连续化、机械化程度高、纤维丝光充分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的纤维液氨丝光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提供一种连续式的纤维辫液氨丝光设备,该设备具备纤维浸氨反应、热处理脱氨、氨的回收等多种功能,实现纤维辫的有效丝光,解决市场上纤维无法进行有效丝光的难题,具有操作简单、产量大、功能强、可连续式生产的特点。
目前,液氨丝光机基本为面料丝光机,用来处理针织或梭织面料,主要由浸氨装置、汽蒸装置、水洗装置、液氨回收装置等组成。关于纤维的液氨丝光鲜有研究,但有实用新型专利显示,采用反应罐、液氨回收装置、空气鼓风装置能够进行纤维的液氨丝光,原理为:将纤维装入反应罐中通过空气加热,将纤维烘干,再将液氨注入反应罐中进行液氨处理,然后加热罐体将液氨挥发进入液氨回收装置中进行回收再利用。该专利能进行纤维的液氨丝光,但无法进行张力的施加,丝光后的光泽较差,而且反应后氨的残留量较大,效率较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纤维辫液氨连续丝光机,依次设置有:预烘干区、冷却区、浸氨反应区、脱氨区、液氨回收区,其中,纤维辫首先进入预烘干区进行加热烘干,然后进入冷却区进行冷却,之后被送入浸氨反应区浸轧液氨,再进入脱氨区将纤维辫上的液氨蒸发至气态进行脱氨,脱氨区中气态的氨气进入液氨回收区,经处理后供浸氨区反复使用。
优选地,在预烘干区之前设置纤维辫喂入器,多根纤维辫通过喂入器可同时喂入丝光机中,纤维辫喂入器结构具体为两端带有孔洞的板状结构,其中一端开有单长孔,另一端开有多圆孔,两端孔通过中间通道贯通,纤维辫经多圆孔喂入汇合后成为单股纤维辫束;优选地,多圆孔圆心位于一条直线上,以使单股纤维辫束中的单根纤维辫相互平行;更优选地,纤维辫喂入器材质可为不锈钢。优选地,纤维辫的喂入沿着设备总体方向保持相互独立和相互平行,喂入纤维辫的数量根据导辊的长度和纤维辫的直径而定。
优选地,在脱氨区之后设置喇叭口分道器,喇叭口分道器结构具体为锥台形,其中小端开有大的单圆孔,大端开有多圆孔,小端与大端通过中间通道贯通连接,离开烘干区的单股纤维辫束通过喇叭口分道器分成独立的单根纤维辫;优选地,喇叭口分道器材质可为不锈钢。
优选地,为丝光并脱氨后的纤维辫设置打卷机,以打成独立的纤维辫卷。
优选地,可伸缩的活动罗拉即伸缩罗拉设置于浸氨反应区中,用于控制纤维辫在液氨中的拉伸张力,以便碱液能够快速渗入纤维内部,同时增加拉伸强力,提高纤维的光泽。
优选地,预烘干区和冷却区将纤维辫上的含水量降至3%以下。
优选地,液氨回收区的出口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氨分离器、氨压缩机、油氨分离器、蒸发冷凝器、储氨罐将气态的氨气转化成液氨储存在储氨罐中。其中,油氨分离器为一种分离氨气和其它气体的装置。
优选地,脱氨区中采用联排的热交换管加热带氨的纤维辫,使液氨挥发成气态的氨气。
优选地,所述的联排的热交换管的加热媒介可以为油加热、蒸汽加热、电加热或它们之间的联合使用。优选地,所述的浸氨反应区、脱氨区和液氨回收区之间配有气动压力开关,以控制气态氨的流向,主要控制脱氨区内气态氨气的倒流,流入浸氨反应区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天然绿色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天然绿色纤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98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