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元器件冷却单元、绕组切换器、旋转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9511.2 | 申请日: | 2012-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7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永尾光格;井上岳司;长尾敏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H02K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元器件 冷却 单元 绕组 切换 旋转 电机 | ||
技术领域
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电子元器件冷却单元、绕组切换器以及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这样的马达,其一体地具有马达主体部以及切换马达主体部的绕组的绕组切换器。在该马达中,在绕组切换器的框体内部形成有冷却液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47253号公报(第3图)
一般地,绕组切换器具有由半导体开关元件等构成的绕组切换模块和二极管等用于对定子的绕组进行切换的多个电子元器件。在此,上述现有技术的冷却液路形成为中途的流路宽度大致固定的大致U字状的液路。在这样的冷却液路中,能冷却电子元器件的冷却面的面积有限,未必能够充分冷却多个电子元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元器件冷却单元、绕组切换器以及旋转电机,增大了冷却面积,提高了冷却性能。
为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观点,应用一种电子元器件冷却单元,所述电子元器件冷却单元具有:框体,所述框体在内部形成有供冷却介质循环的流路;至少一个载置面,所述至少一个载置面属于所述框体,用于载置电子元器件;侧面,所述侧面属于所述框体,并包围所述载置面的周围;以及两个开口部,所述两个开口部相互相邻地设置在所述框体的一侧的所述侧面并与所述流路连通,所述流路是以所述两个开口部的任意一方作为供给口而另一方作为排出口的大致U字型形状,从所述载置面方向观察的流路宽度形成为:所述框体的另一侧的流路宽度比所述框体的一侧的流路宽度大。
而且,为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观点,应用一种绕组切换器,所述绕组切换器是用于切换旋转电机的定子的绕组的绕组切换器,所述绕组切换器具有:框体,所述框体在内部形成有供冷却介质循环的流路;电子元器件,所述电子元器件载置在所述框体所具有的至少一个载置面;侧面,所述侧面属于所述框体,并包围所述载置面的周围;以及两个开口部,所述两个开口部相互相邻地设置在所述框体的一侧的所述侧面并与所述流路连通,所述流路是以所述两个开口部的任意一方作为供给口而另一方作为排出口的大致U字型形状,从所述载置面方向观察的流路宽度形成为:所述框体的另一侧的流路宽度比所述框体的一侧的流路宽度大。
而且,为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又一观点,应用一种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是具有定子和转子,并具有切换所述定子的绕组的绕组切换器,所述绕组切换器具有:框体,所述框体在内部形成有供冷却介质循环的流路;电子元器件,所述电子元器件载置在所述框体所具有的至少一个载置面;侧面,所述侧面属于所述框体,并包围所述载置面的周围;以及两个开口部,所述两个开口部相互相邻地设置在所述框体的一侧的所述侧面并与所述流路连通,所述流路是以所述两个开口部的任意一方作为供给口而另一方作为排出口的大致U字型形状,从所述载置面方向观察的流路宽度形成为:所述框体的一侧的流路宽度比所述框体的一侧的流路宽度大。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电子元器件冷却单元的冷却面积增大,使冷却性能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将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机按照各主要结构部件分解开的状态的外观整体立体图。
图2是表示从图1中的A-A线沿箭头方向观察的组装完成状态的电动机的轴向侧剖面图。
图3是从图2中的B-B线剖面沿箭头方向观察的配线单元的俯视图。
图4是从图2中的C-C线剖面沿箭头方向观察的切换控制单元的俯视图。
图5是从图2中的D-D线剖面沿箭头方向观察的切换控制单元框架的轴向剖面图。
图6是从图5中的E-E线剖面沿箭头方向观察的切换控制单元框架的侧剖面图。
图7是变形例的具有水冷冷却室的切换控制单元框架的与图6对应的侧剖面图。
图8是将绕组用端子板固定在水冷冷却室的情况下,电动机的与图2对应的侧剖面图。
标号说明
1:电动机主体;
2:配线单元;
3:切换控制单元(绕组切换器);
4:盖部;
11:电动机主体框架;
11e:冷却水路;
12:输出轴(轴);
13:转子;
14:定子;
15:旋转变压器;
21:配线单元框架;
21c:贯穿插入孔;
21d:贯穿插入孔;
21e:连通孔;
22:绕组用端子板;
22b:连接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安川电机,未经株式会社安川电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95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喷射控制器
- 下一篇:具有优化尖状部的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