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触摸屏、触控显示装置及一种触摸屏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8761.4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5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杨盛际;王海生;刘英明;赵卫杰;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摸屏 显示装置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摸屏、触控显示装置及一种触摸屏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触摸屏(Touch Screen Panel)已经逐渐遍及人们的生活中。目前,触摸屏按照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以及表面声波式、电磁式、振波感应式以及受抑全内反射光学感应式等。其中,电容式触摸屏以其独特的触控原理,凭借高灵敏度、长寿命、高透光率等优点,被业内追捧为新宠。
在电容式触摸屏中,OGS(One Glass Solution,一体化触控,简称OGS)触摸屏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并已经在高端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OGS触摸屏采用4层结构,即在玻璃基板之上依次形成有金属层、绝缘层、透明电极层和钝化保护层。在OGS触摸屏的生产过程中,边缘强化工艺是决定产品良率的主要因素,边缘强化工艺是指:在触摸屏的两个表面形成起保护作用的防酸油墨层;将形成防酸油墨层后的触摸屏浸入酸性物质(例如氢氟酸)中,腐蚀刻蚀掉玻璃截面在切割时所产生的毛刺,从而使触摸屏的边缘强度得到增强。
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在于,防酸油墨层与触摸屏周边的密封性较差,OGS触摸屏在进行边缘强化时,酸性物质比较容易从触摸屏的周边区域进入内部区域,对内部结构(例如透明电极等)造成腐蚀破坏,最终影响产品的良品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摸屏、触控显示装置及一种触摸屏的制造方法,用以提高防酸油墨层与触摸屏的密封性,减少边缘强化工艺中酸性物质对触摸屏内 部结构的腐蚀破坏,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本发明触摸屏,包括透明基板和位于透明基板的周边区域的缓冲沟道层,所述缓冲沟道层包括:
位于透明基板之上的金属线、位于金属线之上的第一绝缘线、位于第一绝缘线之上的透明电极线和位于透明电极线之上的第一钝化线;以及
位于透明基板之上的第二绝缘线和位于第二绝缘线之上的第二钝化线;
其中,所述第二绝缘线和第二钝化线所组成的层叠结构与金属线、第一绝缘线、透明电极线和第一钝化线所组成的层叠结构相互间隔形成沟道。
本发明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前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触摸屏。
本发明触摸屏的制造方法,包括:
在透明基板的周边区域形成金属线;
在形成有金属线的基板上形成位于金属线之上的第一绝缘线,以及位于透明基板之上并与所述金属线和第一绝缘线间隔的第二绝缘线;
在形成有第一绝缘线和第二绝缘线的基板上形成位于第一绝缘线之上的透明电极线;
在形成有透明电极线的基板上形成位于透明电极线之上的第一钝化线,以及位于第二绝缘线之上的第二钝化线。
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二绝缘线和第二钝化线所组成的层叠结构与金属线、第一绝缘线、透明电极线和第一钝化线所组成的层叠结构彼此间隔形成沟道,该沟道的设计大大增加了触摸屏周边与防酸油墨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防酸油墨与触摸屏的粘合密封性,可在边缘强化工艺中有效阻止酸性物质从触摸屏的周边进入触摸屏的内部对触摸屏的内部结构造成腐蚀破坏,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触摸屏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B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中B-B处在第四次构图工艺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触摸屏的制造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图2中B-B处在第一次构图工艺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B-B处在第二次构图工艺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B-B处在第三次构图工艺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透明电极 11-缓冲沟道层 12-金属线
13-第一绝缘线 14-第二绝缘线 15-透明电极线
16-第一钝化线 17-第二钝化线 18-沟道
19-防静电损伤短路环 20-第一金属连接线 21-第二金属连接线
22-三角形折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87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隐钉插接式聚氨酯板
- 下一篇:一种用于PDP背板贴胶带的流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