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纸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4946.8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5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黄康诚;郑杰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67 | 分类号: | G02F1/1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电子纸结构,尤指一种利用电泳技术的电子纸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电子纸本身并无光源,使用者通常藉助环境光进行阅读,例如于目光环境下。当环境光线强度不足,或是于夜间环境使用电子纸时,使用者需要额外的照明才能进行阅读,例如使用阅读灯或是在电子纸表面上放置具有相当厚度的导光板,以导引光线投射于电子纸表面上。然而,无论是阅读灯或是导光板均是额外配件,使用者需随时携带才能使用,徒增使用上的不便。若事先将导光板直接粘着于电子纸上,虽可减轻使用上的不便,但相对于电子纸而言,导光板在结构上实在庞大,反而可能丧失了电子纸于一定程度下可挠曲的特性。若采用导光片,虽可使电子纸仍保有一定程度的可挠曲性,但将导光片粘着于电子纸上仍会减低制程的稳定性。此外,额外贴附有导光板或导光片的电子纸,其整体厚度将显著增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纸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电子纸结构于其基板表面上直接形成反射微结构,用于反射该基板内的光线,使得该基板能同时作为导光片使用,不会过度增加电子纸结构的结构及制程负担,故可有效解决习知技术中采用额外导光元件所引起装置结构大幅增加、制程稳定性降低等的问题。
本发明的电子纸结构包含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及电泳层。该第一基板其上形成第一电极结构。该第二基板为单一结构可透光基板且具有第一表面及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上形成第二电极结构,该第二表面上形成反射微结构,该第二电极结构相对该第一电极结构设置。该电泳层容置于该第一电极结构与该第二电极结构之间。其中,进入该第二基板内的光线可被该反射微结构反射以被该电泳层选择地反射并经由该第二表面射出该电子纸结构。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二基板的厚度大于该第一基板的厚度。
于另一实施例中,该反射微结构为印刷的图样。
于又一实施例中,该反射微结构为粗糙表面结构。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反射微结构包含复数个凹孔。
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电极结构为透明共用电极层,直接形成于该第一表面上。
于一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电极结构包含复数个像素电极。
于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该电子纸结构还包含发光源,该发光源设置于该第二基板的侧边,用以产生该光线。
藉此,本发明直接于该第二基板上形成该反射微结构以反射光线,无需额外的导光片亦无粘贴制程,即可使该第二基板有效地发挥导光功能。因此,本发明没有显著增加该电子纸结构的复杂度及体积,故能有效解决习知技术中采用额外导光元件所引起装置结构大幅增加、制程稳定性降低等的问题。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电子纸结构的剖面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电子纸结构的剖面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电子纸结构的剖面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电子纸结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电子纸结构的剖面图,其中为简化图面线条,剖面线未绘出。电子纸结构1包含第一基板12、第二基板14及电泳层16。第一基板12上形成第一电极结构18。第二基板14为单一结构可透光基板且具有第一表面142及与第一表面142相对的第二表面144。第一表面142上形成第二电极结构20,第一电极结构18与第二电极结构20相对设置。电泳层16容置于第一电极结构18与第二电极结构20之间。于本实施例中,电泳层16采用微杯(microcup)技术,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微杯技术为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因此电泳层16的结构、作动原理及制程的细部说明,于此不再赘述。另外,于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极结构20为透明共用电极层,直接形成于第一表面142上,第一电极结构18包含复数个像素电极18a、18b,以与该透明共用电极层交互作用以致动电泳层16,产生反光效果。第二表面144上形成反射微结构22。进入第二基板14内的光线可被反射微结构22反射以被电泳层16选择地反射并经由第二表面144射出电子纸结构1。其中光线反射路径以箭头表示于图中。因此,第二基板14除作为第二电极结构20的载台外,亦作为导光片,并且反射微结构22有助于提升射向电泳层16光线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49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