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壳聚糖材料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4394.0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4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杨生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鸿信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08 | 分类号: | C08L5/08;C08L5/04;B01J20/24;B01J20/3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邱兴天 |
地址: | 225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聚糖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改性壳聚糖材料,具体涉及一种改性壳聚糖材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壳聚糖(chitosan)是由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几丁质(chitin)经过脱乙酰作用得到的,化学名称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葡萄糖,自1859年,法国人Rouget首先得到壳聚糖后,这种天然高分子的生物官能性和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安全性、微生物降解性等优良性能被各行各业广泛关注,在医药、食品、化工、化妆品、水处理、金属提取及回收、生化和生物医学工程等诸多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针对患者,壳聚糖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已有研究报告。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性壳聚糖材料制备方法,使其具有简单、实用等特点。
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性壳聚糖材料制备方法,将壳聚糖和海藻酸钠分别溶于水中,配制成浓度1.5%的壳聚糖溶液和2%的海藻酸钠溶液,室温条件下,按照壳聚糖和海藻酸钠的质量比为7~9∶1,将壳聚糖溶液和海藻酸钠溶液混合均匀,再加入浓度为1.5%的氯化钙溶液,其加入量为按海藻酸钠与氯化钙溶液的固液比为1∶30,边滴加边搅拌,滴加完成并充分搅拌,调节溶液pH值为7.0±0.5,待出现固体絮状物后,静置至固体絮状物凝聚后过滤,凝聚物在35-40℃烘干,得到改性壳聚糖材料。改性壳聚糖材料在海水环境中能吸附重金属离子,吸附能力较强、吸附稳定性较好、便于应用,是一种海水治理吸附材料。
有益效果:该改性壳聚糖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实用,易于工业化,制备的改性壳聚糖材料产品,性能优良,在海水环境中能吸附重金属离子,吸附能力较强、吸附稳定性较好、便于应用,是一种海水治理吸附材料。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改性壳聚糖材料制备方法,将壳聚糖和海藻酸钠分别溶于水中,配制成浓度1.5%的壳聚糖溶液和2%的海藻酸钠溶液,室温条件下,按照壳聚糖和海藻酸钠的质量比为7∶1,将壳聚糖溶液和海藻酸钠溶液混合均匀,再加入浓度为1.5%的氯化钙溶液,其加入量为按海藻酸钠与氯化钙溶液的固液比为1∶30,边滴加边搅拌,滴加完成并充分搅拌,调节溶液pH值为7.0±0.5,待出现固体絮状物后,静置至固体絮状物凝聚后过滤,凝聚物在35℃烘干,得到改性壳聚糖材料。改性壳聚糖材料在海水环境中能吸附重金属离子,吸附能力较强、吸附稳定性较好、便于应用,是一种海水治理吸附材料。
实施例2
一种改性壳聚糖材料制备方法,将壳聚糖和海藻酸钠分别溶于水中,配制成浓度1.5%的壳聚糖溶液和2%的海藻酸钠溶液,室温条件下,按照壳聚糖和海藻酸钠的质量比为9∶1,将壳聚糖溶液和海藻酸钠溶液混合均匀,再加入浓度为1.5%的氯化钙溶液,其加入量为按海藻酸钠与氯化钙溶液的固液比为1∶30,边滴加边搅拌,滴加完成并充分搅拌,调节溶液pH值为7.0±0.5,待出现固体絮状物后,静置至固体絮状物凝聚后过滤,凝聚物在40℃烘干,得到改性壳聚糖材料。改性壳聚糖材料在海水环境中能吸附重金属离子,吸附能力较强、吸附稳定性较好、便于应用,是一种海水治理吸附材料。
实施例3
一种改性壳聚糖材料制备方法,将壳聚糖和海藻酸钠分别溶于水中,配制成浓度1.5%的壳聚糖溶液和2%的海藻酸钠溶液,室温条件下,按照壳聚糖和海藻酸钠的质量比为8∶1,将壳聚糖溶液和海藻酸钠溶液混合均匀,再加入浓度为1.5%的氯化钙溶液,其加入量为按海藻酸钠与氯化钙溶液的固液比为1∶30,边滴加边搅拌,滴加完成并充分搅拌,调节溶液pH值为7.0±0.5,待出现固体絮状物后,静置至固体絮状物凝聚后过滤,凝聚物在38℃烘干,得到改性壳聚糖材料。改性壳聚糖材料在海水环境中能吸附重金属离子,吸附能力较强、吸附稳定性较好、便于应用,是一种海水治理吸附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鸿信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扬州鸿信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43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