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浆纱机用网孔式浸没辊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4009.2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2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刘铁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B1/16 | 分类号: | D06B1/16;D06B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1006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浆纱机 网孔 浸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设备领域,是一种用于纺织工程浆纱机上的导纱浸浆辊筒。
背景技术
经纱进入浆纱机的浆槽后,首先要由浸没辊引导纱线浸入浆液,浸没辊的结构对上浆效果有直接的影响,目前的浆纱机浆糟中的浸没辊有两种方式,即花蓝式和光罗拉式,花蓝式浸没辊的外廓由几根与辊筒母线方向平行的梁所构成,梁与梁之间的空隙可以保证经纱上浆时从靠近浸没辊一侧也能浸浆,从而实现双面上浆,它的缺点是轴中心部位易积聚浆块,造成浆斑疵点,在高速上浆时这些不连续的梁还会引起搅拌浆液的作用,破坏浆液的粘度并引起泡沫,因此目前只有低速浆纱机上才有应用。光罗拉式浸没辊采用一只光的不锈钢圆辊,它可以克服花蓝式浸没辊的一些缺点,不会造成浆斑疵点,高速上浆时也不会引起搅拌作用,但是因为引导经纱浸浆时,经纱贴在浸没辊表面一侧是不能浸浆的,即不具有双面浸浆的能力,不利于均匀浸浆,难以满足高密度织物上浆要求。目前浆纱机都在向高速化方向发展,高密度经纱的织物的比例也越来越多,如何满足高速度双面浸浆这一课题也为业界所重视,根据现有资料,为了满足经纱双面浸浆的要求,有的浆纱机采用了安装多个浸没辊的方案,不仅浆槽结构复杂而且发生绕纱等生产故障时也不易发现和处理,还有的工厂试用增加分绞杆将经纱分层浸浆等,实际操作起来也存在经纱意外伸长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应用在高速浆纱机上能实现双面浸浆的最简单的部件。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网孔式浸没辊取代原来浆纱机的浸没辊,达到可以高速浸浆和双面浸浆的目的,具体说就是将浸没辊上与纱线接触的圆柱表面压制做成网孔结构,辊的两端面以轮幅结构或带孔的的腹板结构支撑浸没辊的短轴,浸浆时浆液可以从浸没辊的两端进入到辊的内部,再透过浸没辊圆柱表面的孔眼施加到经纱上,解决了贴近浸没辊一侧的经纱不能浸浆的难题,达到双面浸浆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中1为纱线,2为导纱辊,3为浸没辊,4为上浆辊,5为压浆辊,6为浸没辊的短轴,7为网孔式浸没辊的辊面,8为辊的端板。
图1为浆纱机浆槽结构示意图。经纱1经过导纱辊2再经过浸没辊3在浆糟中完成双面浸浆后,由上浆辊4和压浆辊5共同作用,压浆后送到分绞和烘燥工序。
图2为本发明的浸没辊结构,浸没辊的表面7为网孔结构,浸没辊两端8为轮幅结构或为带孔的腹板结构,以利于浆料从两端进入到辊的内部,也方便清洗,短轴6与端板8形成一体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在现有浆纱机上,不论是单浸没辊还是多浸没辊的浆纱机,将原来的光罗拉浸没辊换成本发明的网孔式浸没辊即可。设备结构基本不需要变化,也不会影响浆纱生产中原来的操作,浆纱生产过后将浸没辊抬高,通过两端的进浆孔可以冲洗辊的内部。
效果分析
网孔式浸没辊结构简单,与原来光罗拉式相比,制造成本不会明显升高。由于辊的表面有网孔分布,可以达到双面浸浆之目的,同时由于辊的表面是连续的,也不会造成高速浸浆时的搅拌作用发生。这种辊对浆纱设备没有特殊要求,可以做成与光罗拉式浸没辊相同的外廓尺寸,纺织设备更新换代或技术改造使时,甚至并不需要改变原来浆纱机的结构就可应用,因此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大学,未经齐齐哈尔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40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编码器信号实时处理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蓝宝石衬底转移石墨烯的退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