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照明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2425.9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14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F.兰卡贝尔;P.罗克尔;I.施奈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06 | 分类号: | B60Q1/06;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侯宇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照明设备 | ||
1.一种汽车(2)的照明设备,包括:
-发光体(3),它有主色坐标不同的第一和第二光源(4、5);
-第一检测模块(6),它检测发光体(3)色坐标的实际值;
-额定值设定模块(7),它给定发光体(3)色坐标的额定值;
-调整模块(8),它借助致动器模块(9)减小额定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额;
其中,发光体(3)色坐标的额定值取决于汽车(2)的行车状况,
其中,所述额定值设定模块(7)与检测行车状况的第二检测模块(10)配合作用,
其中,所述第二检测模块(10)设计用于借助可供使用的导航模块(14)的导航信息、交通信息模块(11)的交通导向信息和汽车相互间交通信息、车距模块(12)的车距信息或车速模块(13)的车速信息获知行车状况,
其中,色坐标的实际值借助致动器模块(9)可供使用的有关光源(4、5)色坐标调整选项的数据获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设备,其中,所述调整选项包括借助脉冲宽度调制模块(15)或借助滤色模块(16)的滤色器色彩搭配或借助偏振滤波器模块(17)的偏振滤波器的转角调整来改变光源(4、5)的供电电流。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设备,其中,照明设备(1)作为第一光源(4)有第一发光二极管(28),它有在暖黄色区域(26)内的主色坐标,作为第二光源有第二发光二极管(29),它有在冷蓝色区域(27)内的主色坐标,以及,调整发光的第一和第二发光二极管(28、29)的光强度可以移动发光体(3)的合成色坐标。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设备,其中,致动器模块(9)有脉冲宽度调制模块(15),该脉冲宽度调制模块(15)设计为,为了将色坐标朝发光体(3)的冷蓝色区域(27)移动,至少调弱有暖黄色主色坐标(26)的第一发光二极管(28)。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设备,其中,为了朝冷蓝色区域(27)的方向移动以形成与日光相应的合成冷白色为主色的色坐标(31),致动器模块(9)为主色坐标处于暖黄色区域(26)内的第一发光二极管(28)以及也为主色坐标处于冷蓝色区域(27)内的第二发光二极管(29)给定增大的电流脉冲宽度。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设备,其中,致动器模块(9)包括偏振滤波器模块(17),该偏振滤波器模块(17)有至少两个偏振滤波器(18、19),它们可以彼此相对转动并根据在0°与90°之间的转角差(α)将辐射强度从100%调整为零,其中,在转角差(α)增大时基于长波暖黄色份额的减少,出现朝短波冷蓝色区域方向的色坐标移动。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设备,其中,发光体(3)有多个单色LED,它们的重叠形成给定的额定值色坐标。
8.一种汽车,有作为全前照灯(30)的照明设备,包括
-发光体(3),它有色坐标不同的第一和第二光源(4、5);
-第一检测模块(6),它检测发光体(3)色坐标的实际值;
-额定值设定模块(7),它给定发光体(3)色坐标的额定值;
-调整模块(8),它借助致动器模块(9)减小额定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额;
其中,发光体色坐标的额定值取决于汽车(2)的行车状况,其中所述额定值设定模块(7)与检测行车状况的第二检测模块(10)配合作用,
其中,第二检测模块(10)设计用于借助可供使用的导航信息、交通导向信息、汽车相互间交通信息、车距信息或车速信息,检测至少一个表征实时交通状况的参数,
其中,色坐标的实际值借助致动器模块(9)可供使用的有关光源(4、5)色坐标调整选项的数据获知。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其中,第二检测模块(10)包括从由导航模块(14)、交通信息模块(11)、车距模块(12)或车速模块(13)组成的组中选出的模块。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其中,交通信息模块(11)包括具有评估装置的摄像机和汽车相互间通讯接口,以及车距模块(12)包括至少一个雷达传感器(23)或至少一个具有评估装置的超声波传感器(24)。
11.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其中,所述雷达传感器(23)为激光雷达传感器(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242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冲程发动机的润滑装置
- 下一篇:层压材料回收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