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含有视窗的防伪纸张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440165.1 | 申请日: | 201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6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唐士立;欧阳苏阳;韩丽琴;刘卫东;赵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H21/40 | 分类号: | D21H21/40;D21H2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夏正东 |
地址: | 10007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视窗 防伪 纸张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防伪纸张的生产方法。该防伪纸张含有视窗特征,可以在视窗中形成具有由纸张构成的图纹,具有优异的防伪效果。结合薄膜防伪技术可以产生独特的防伪效果。
背景技术
视窗防伪技术首先在塑料钞票基材上获得应用。由于其具有独特外观和出色的防伪造效果,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纸张基材也通过多种复合方式引入了视窗特征。
目前在纸张上形成视窗的方法一般都是通过先在纸张上形成开孔,通过超宽的安全线,如WO03085193,贴膜,如DE4334848,层压覆膜,如WO2004028825,或纸张复合,如WO2006066431的方式在纸张基材上形成视窗。这些复合形成视窗的方法一般具有明显的多层结构,开孔技术一般是通过模切的形式形成的,具有锋利的边缘,视窗部分的纸张厚度与纸张的其它部分有明显的差异,而且塑料材料的引入都可能对纸张的印刷性能造成困难,视窗部分的大小与形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这样的纸张视窗存在缺陷,仿造者同样可以在纸张上形成开孔在覆膜形成视窗。
另有一种纸张视窗中的通孔在抄纸过程中形成,如CN101220570,该通孔的边缘具有不规则性,并且不规则的纤维从纸张边缘突出。这种方法使仿造者不能在纸张形成之后伪造通孔。但是这样形成的孔边缘厚度有过度区域,但是孔的形状和位置很难控制精确,且不美观。
通过改变纸张的光学性能可以实现纸张透明性的改变,如采用纸用透明剂的方法,以浸渍、涂布或内添的方式应用于纸张表面,如陆 伟,纸用透明剂,造纸化学品,1997,9(3)。这种方法制备的透明纸,一般生产速度慢,不适合连续工业化的生产,纸张的透明性能可能由于纸张结构的不同而产生明显差异。近年来,通过印刷的方式,透明剂紫外固化后能够实现的纸张透明剂的连续化应用方式,如US6103355,这种方法对于较厚的纸张应用和紫外固化比较难,另外纸张的表面施胶对这种方法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纸张的透明性能不佳。透明剂的使用很难形成高透明度的纸张,而且纸张的填料,如二氧化钛,可能对透明剂的应用性能造成较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伪纸张,可用于制作钞票、证券等防伪文件。
先在纸张上通过贴膜、聚合物热熔涂布、预聚物反应固化或聚合物溶液溶剂挥发的方式在纸张表面应用聚合物薄膜的防伪元件,然后通过机械打磨或激光蚀刻的方法去除薄膜区域的部分纸张,最终可以形成含有聚合物视窗的防伪纸张。去除纸张与模压过程可以同时进行,如设定模具辊筒1和打磨辊2的间隙以除去模具对应部分的纸张,以形成具有镂空效果的聚合物视窗,如图6所示。
现有文献报道的视窗防伪纸张的生产方法都是先在纸张上形成开孔,然后应用薄膜形成视窗,这种方法形成的视窗无法形成具有镂空纸张效果的视窗,即无法在视窗中保留纸张形成由纸张构成的图纹。本方案中,结合模具辊筒1上的凸版设计可以形成各种复杂镂空结构的视窗,如在视窗中含有不与视窗外纸张连接的纸张部分,附图7和8示意的给出了一个复杂视窗的例子和视窗部分的剖面图。该种结构的视窗是不能通过现有的方法制作,即先在纸张上形成开孔后成膜的方法得到。
贴膜方法形成的视窗可以采用防伪特征的薄膜,如全息、光变等。
涂布成膜的聚合物视窗可以含有防伪功能材料,包括红外材料、磁性材料、发光材料。
防伪材料可以为红外材料(如CN200710062742.7对不同波段红外光的吸收/反射具有明显反差的防伪油墨中所用红外材料)、磁性材料(如BASF公司的氧化铁类磁性颜料)、和/或发光材料(如CN02148815.0发光防伪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中所用的发光材料)。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防伪材料为这些材料的组合。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防伪材料除包含红外材料、磁性材料和发光材料外,还可以是或者包含定向功能材料(如WO2010149266中所公开的)的透明/半透明颜料。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使用包含具有定向功能材料的防伪材料的涂覆材料的情形中,在涂覆之后,经油墨颜料定向、固化后,在反射光下可以产生定向效果图案,而在透射光下,对于由透明的颜料形成定向的图像将不可见。这种隐藏图像的方法具有更优异的防伪效果。
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防伪材料除红外材料、磁性材料、发光材料和定向功能材料外,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标记材料,干涉颜料、金属效果颜料、光学变色材料、敏感材料、智能材料,因而所获得的视窗可以独立的选取一种防伪材料特征,也可以是多种防伪特征的组合。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未经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01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