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P2P网络软件自身上实现流量优化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39607.0 | 申请日: | 2012-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4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军;沈海利;于樊鹏;贾卓生;王锋;王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833 | 分类号: | H04L12/833;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雪梅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2p 网络软件 身上 实现 流量 优化 方法 | ||
1.在P2P网络软件自身上实现流量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计算包括对等节点间通信经过的路由跳数、路径的延迟以及节点间抖动状况来确定上述每个因素对P2P对等节点间不同方面的网络状况影响,然后按照一定的权重,综合各个因素,得出一个对等节点评价参数,再将候选对等节点按照优先级队列的方式组织,供节点根据资源请求状况按需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P2P网络软件自身上实现流量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等节点评价参数具体步骤如下:
1)通过节点发送ICMP查询数据报文给目的对等节点,探测抵达另一个节点中途需经过多少路由跳数时,同时从1开始连续递增更改TTL的值,在TTL“超时”的时候,会收到一条ICMP错误消息的返回,当收到一条来至目的对等节点所在网段的ICMP错误消息时,其中的TTL值即为到目的节点经过的路由跳数;
2)探测到对等节点的路径延迟通过向对等节点发送ICMP回送请求报文,在报文选项字段加上时间戳T1,发送时在发送端填充,回复端会复制时间戳字段返回到发送端,发送端就可以利用此字段判断自己和对等节点间的路径传输延迟,若发送端收到回复的时间为T2,则认为往返时延为:
T'=T2-T1 (1)
假设探测次数为n,则估计两节点间在探测的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往返时延为:
其中n取3-5;
3)获取网络抖动显示分组延迟的变化程度,通过IP层以及传输层网络传输时延的多次测试结果可以用来计算网络抖动,计算公式如(3):
Jitter=(T′2-T'1)2+(T′3-T′2)2+(T′4-T′3)2+… (3)
(T′i+1-T'i)为到目的对等节点第i+1次探测的路径延迟与第i次探测的路径延迟之差;
根据网络状况以及系统需要设定一个临界值X,对于任何Jitter>X的对等节点,直接将其添加到不可用的集合中,防止对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4)根据上面说的测试方法得到相应的评价参数计算公式如(4):
式中:
P为计算所得节点优先级,初值为0,
0<α≤1,α值出于这样的考虑:以前连接过的节点再次连接的概率比较大,所以通过这个参数可以控制以前连接过的节点的影响;
m为经过的路由跳数,T'是网络通信延迟,K1,K2为比例因子,调整延迟和路由跳数所占的比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P2P网络软件自身上实现流量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候选对等节点按照优先级队列方式组织包括:根据节点所在ISP域划分级别的多个级别的优先级队列和综合各个指标组织对等节点的优先级的一个队列组织方式;
所述多个级别的优先级队列中,节点将要连接的对等节点采用多个级别的优先级队列来组织,每一个级别队列中所有的节点属于同一个ISP域内,和本节点同一ISP域内的所有节点为第一级别,其他级别按照优先权平均值依次排列,动态更新;
所述采用一个队列的组织方式,将不同ISP域这一因素量化,让其和网络延迟、抖动以及路由跳数一样,作为计算优先级的一个评价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960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故障警示牌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式电控减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