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水华蓝藻深度脱水的生物沥浸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37145.9 | 申请日: | 2012-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7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周立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1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水 蓝藻 深度 脱水 生物 沥浸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水华蓝藻深度脱水的生物沥浸法,是一种水华蓝藻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的前期预处理技术,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许多湖泊水体呈富营养化趋势,滇池和太湖最为典型。这些湖泊常有蓝藻爆发现象,影响饮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目前国内外对水体中过量蓝藻的治理方法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以打捞为主要措施的物理法是目前国内控制蓝藻的常用手段之一,打捞或过滤出的富藻水为含水量98%~99%的液态物。在蓝藻爆发期间,仅太湖每天都有数千吨的蓝藻被打捞或过滤处理,尽管蓝藻经打捞或过滤后避免了湖泊水体水质的进一步恶化,但其含水率高,没有有效的处置措施,常引发二次污染。如果能将打捞或过滤后的富藻水进行脱水处理,得到含固率较高的固形物则有利于富藻水的后续处置。因此,对打捞出来的富藻水进行脱水处理,提高水华藻泥的干物质含量,是实现水华蓝藻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的重要环节。
迄今,国内外对于水华蓝藻脱水的专利技术较少。主要的专利检索结果如下:专利号ZL02276535.2(滇池蓝藻污染治理装置)公布了一项蓝藻的处理装置,其实质是一种静置脱水装置,该装置虽然脱水经济,但是脱水后的藻泥的含水率仍然在95%以上,不利于后续的资源化利用;专利号200410067260.7(清除水域中蓝藻的方法)报道向蓝藻水域中投加膨润土、聚合氯化铝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三种絮凝剂使水体中蓝藻絮凝沉降,然后打捞脱水,该种方法的缺陷是药剂的用量大、成本高且不易控制,不适合湖泊蓝藻爆发后的大规模处理,且脱水后的藻泥的含水率仍很高;专利号200710025551.3(水华蓝藻脱水的方法)论述了在打捞出来的水华蓝藻中添加絮凝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三氯化铁及其助凝剂,然后离心机及压滤机进行脱水,缺点是添加絮凝剂的成本较高,同时脱水后的藻泥的含水率仍然较高,不利于后期的资源化利用。且这些方法对于打捞蓝藻水中的臭味和病原物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0004]近年来,研究发现利用生物沥浸技术(Bioleaching)预处理污泥具有促进其脱水、溶出重金属、去除臭味和杀灭病原物的功效。本课题组曾发明了利用微生物主要是嗜酸性硫杆菌的作用将污(淤)泥中重金属去除的生物沥浸技术(Bioleaching,以前也称“生物淋滤”或“生物沥滤”)的若干专利(ZL02137921.1;ZL02112924.X;ZL200410014801.X;ZL200410044843.8;ZL200520072316.8),结果显示,生物沥浸技术具有溶出污泥中重金属、去除臭味、杀灭污泥中病原物和促进污泥脱水上的功效,并且该技术具有不耗酸、运行成本低、重金属溶出效率高(可高达90%以上)、无二次污染等化学浸提法不可比拟的优点,应用前景广阔。并于2010年8月24日在江苏无锡市建立了国际上第一个城市污泥生物沥浸处理工厂,规模为日处理5万吨污水所产生的污泥。处理后污泥在不加任何絮凝剂的条件下直接通过机械脱水,可使污泥含水率达到55%左右,而且该技术还可使重金属脱出率达到80%以上,恶臭消除,病原物也被杀灭,展现出良好的产业化前景。但是目前还没有采用生物沥浸技术对水华蓝藻进行深度脱水的报道。
三、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水华蓝藻深度脱水的工艺。现有的水华蓝藻脱水的方法具有药剂投量大且难以控制、脱水后的藻泥含水量高不利于后期资源化利用、操作过程中的臭味及病原物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等缺点。本发明采用生物沥浸处理-隔膜厢式压滤机压滤脱水工艺,处理后蓝藻脱水效果好,且无二次污染等特点,推广前景好。
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利用生物沥浸调理—板框压滤脱水工艺流程,如附图所示,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加富、驯化及接种物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71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智能化触摸屏冻融机
- 下一篇:一种无源制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