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雷罐罐口套浇修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32351.0 | 申请日: | 2012-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6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天学;毕振勇;邵淑英;王崇江;申利营;侯春玲;周传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海格尔高温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0 | 分类号: | B22D41/00;B22D41/02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8 | 代理人: | 智宏亮 |
地址: | 471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雷 罐罐 口套浇 修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雷罐用耐火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鱼雷罐罐口套浇修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资源的不断枯竭,国家对节能减排持续提出高要求,尤其是钢铁行业的小型高炉遭到了环保部门的强制关闭,高炉的大型化成为了钢铁企业的首要选择。而高炉出铁后,传统采用铁水包运输铁水,由于铁水包属于敞口罐,温度降低较快,易结冷铁。因此现代大型钢铁厂采用了鱼雷罐作为承装和运送铁水的设备,其用于从高炉向转炉大吨位运送和储存铁水,同时具有铁水罐和混铁炉的功能,最主要的优点是温降缓慢,同时还可作为铁水预处理的容器,为冶炼洁净钢提供理想的铁水。
鱼雷罐罐口采用浇注料进行整体打结,罐口损坏的原因:① 出铁时受到高温铁水的冲刷;② 渣铁对其的侵蚀反应;③ 受铁及出铁时温度急剧升高,而受铁和出铁完毕后,温度急速冷却导致持续极冷极热;④ 铁渣粘附在罐口,拆包机打渣时受到热力的冲击。因此罐口浇注料易被冲刷变薄,有时会出现裂纹。需要清渣套浇,如果采用正常砌筑时,罐口朝上的方式进行套浇修补,会导致罐内积渣铁过多,不能保持模具支平,并且直筒顶部粘铁渣后,会导致模具支不到位,罐口浇注料无法套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鱼雷罐罐口套浇修补方法。
本发明实现其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雷罐罐口套浇修补方法,将鱼雷罐排渣并冷却到常温后,将罐口上表面渣铁清理干净,然后转动鱼雷罐使罐口垂直向下,将胎具支于罐口正中心下方,用四个千斤顶均匀分布在胎具下部,把胎具缓慢提高,使胎具下沿平撑和罐口平面紧密配合在一起,并使胎具的立撑与罐口残衬对应;将搅拌好的罐口修补料填在胎具和罐口残衬之间的缝隙中,并用木锤轻轻振捣至表面出浆,最终填至罐口修补料与胎具上沿持平即可;自然养护24小时待罐口修补料凝固后,把胎具下部的千斤顶下落50mm,然后用木锤敲打,缓慢将胎具脱落,对鱼雷罐的修补部位进行烘烤,即完成鱼雷罐罐口的修补;所述罐口修补料的原料及质量百分比为:高铝矾土8-4mm 42%, 棕刚玉 3-0.074mm 25%,棕刚玉 ﹤0.074mm 14 %,红柱石 ﹤0.074mm 8%,氧化铝微粉 ﹤0.02mm 5%,纯铝酸钙水泥 6%;外加上述原料总重量0.2%的六偏磷酸钠;其中,高铝矾土中的Al2O3 ≥85% 。
采用本发明的鱼雷罐罐口套浇方法,可以完成对鱼雷罐罐口的修补,并避免采取罐口朝上方式进行套浇时,所导致的:罐内积渣铁过多,不能保持模具支平,并且直筒顶部粘铁渣后,会导致模具支不到位,罐口修补料会从缝隙中流出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正常砌筑时,采用罐口向上的方式浇注罐口的状态示意。
图2为本发明罐口套浇修补的状态示意。
图中,1、罐口修补料,2、拱胎,3、模板,4、铁水槽板,5、圆心板,6、罐口残衬,7、胎具,8、钢壳。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修补方法加以说明:
结合图2,一种鱼雷罐罐口套浇修补方法,将鱼雷罐排渣并冷却到常温后,将罐口上表面渣铁清理干净,然后转动鱼雷罐使罐口垂直向下,将胎具7支于罐口正中心下方,用四个千斤顶均匀分布在胎具下部,把胎具7缓慢提高,使胎具7下沿和罐口平面紧密配合在一起,并使胎具的立撑与罐口残衬6对应;将搅拌好的罐口修补料1填在胎具和罐口残衬6之间的缝隙中,并用木锤轻轻振捣至表面出浆,最终填至罐口修补料1与胎具7上沿持平即可;自然养护24小时待罐口修补料1凝固后,把胎具7下部的千斤顶下落50mm,然后用木锤敲打,缓慢将胎具脱落,对鱼雷罐的修补部位进行烘烤,即完成鱼雷罐罐口的修补;对鱼雷罐的修补部位进行烘烤,为现有对鱼雷罐修补的常规烘烤工序,烘烤温度为800~850℃;所述罐口修补料的原料及质量百分比为:高铝矾土(Al2O3 ≥85% )8-4mm 42%, 棕刚玉 3-0.074mm 25%,棕刚玉 ﹤0.074mm 14 %,红柱石 ﹤0.074mm 8%,氧化铝微粉 ﹤0.02mm 5%,纯铝酸钙水泥 6%;外加上述原料总重量0.2%的六偏磷酸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海格尔高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海格尔高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23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