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概念航空母舰飞机拦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29101.1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0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江齐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齐锋 |
主分类号: | B64F1/02 | 分类号: | B64F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833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概念 航空母舰 飞机 拦阻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母舰飞机拦截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新型航空母舰和改进型飞机拦截系统的技术领域,本发明设计了一套新概念航空母舰飞机拦阻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航空母舰上的飞机降落时事故率极高,主要有以下几个缺点:
1、飞机降落速度快,降落角度要求小,由于考虑降落时一旦没钩住需重新起飞后再降落,所以降落速度必须保持起飞所需最小速度;
2、飞机降落时钩住拦阻索难度极大,在大海上航空母舰虽然庞大,但在飞机上俯瞰航空母舰就很难着舰;
3、飞机降落速度过大导致对航空母舰甲板动载荷极大;
4、当拦阻索钩住飞机后承载负荷极大,且要求拦阻索破断负荷和综合性能极高,目前只有美国掌握拦阻索的制造技术;
5、操作系统复杂,耗能高,且系统在复位前需要冷却系统;
6、操作所需人员多,操作过程困难且复杂,危险性极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套新概念航空母舰飞机拦阻系统,飞机经过在拦阻机构首次缓冲,再经过省力滑轮组将飞机降落产生的巨大载荷二次缓冲后传递到水下阻力机构,水下阻力机构为倒锥形大直径结构,在上升过程中受到水阻力的缓冲,通过三次缓冲后拦阻机构迫使飞机逐步减慢速度直到停稳,飞机在降落时可降低到最低速度,无需考虑重新起飞。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新概念航空母舰飞机拦阻系统,包括:1、飞机拦阻机构;2、滑轮组省力机构;3、水下阻力机构。其特征是:本发明是一种拦阻飞机的新方法,拦阻机构是通过省力滑轮组中动滑轮的一端力大速度小,定滑轮的一端力小相对速度大的特点,将飞机降落产生的大载荷放在滑轮组费力的一端,通过滑轮组传递到水底的阻力机构,阻力机构一端通过省力滑轮组省力,用倒“锥形“大直径结构增加水阻力。使水阻力在省力滑轮组省力的一端,且阻力机构在水下上升的过程中慢慢拉住飞机拦阻机构,达到逐步减小拦阻机构速度来拦阻飞机。飞机可通过拦阻机构逐步缓冲后减慢速度直至飞机停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拦阻机构安全性能高,飞机降落速度可降到最小,无需重新起飞的速度,降落角度也可任意选择,对航空母舰甲板的动载荷相对减小,无需考虑挂钩;
2、系统操作简单,使用操作人员少,所耗能量是使用水阻力来完成的,理论上耗能为0。
3、待飞机停稳后水下阻力机构由于重力通过省力滑轮组将拦阻机构复位,且复位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原理图,本图表示飞行甲板的左舷,右舷与之对称。图中包括:1、飞机和飞机拦阻机构;2、滑轮组省力机构;3、水下阻力机构。
图2是飞机和飞机拦阻机构“1”的示意图,其中1为改进型飞机的图示;2为飞机拦阻机构的图示;3为连接钢索的图示。
图3是滑轮组省力机构“2”的示意图,其中1为连接滑轮组的钢索;2为省力滑轮组中的定滑轮;3为省力滑轮组中的动滑轮;4为阻挡和固定动滑轮装置的示意图;5为动滑轮与飞机拦阻机构连接钢索的导向轮示意图。
图4是、水下阻力机构“3”的示意图,其中1为固定滑轮组钢索一端的绞车示意图;2为滑轮组与水下阻力结构连接钢索的导向滑轮示意图;3为滑轮组与水下阻力结构连接钢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解决当今航空母舰飞机拦阻系统的众多缺点,使用一套全新方案避免和改进现有技术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本发明设计了一套新概念航空母舰飞机拦阻系统。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齐锋,未经江齐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91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昆虫幼虫石蜡切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三维压电矢量水听器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