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洗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29039.6 | 申请日: | 201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4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韩振五;张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K3/28 | 分类号: | A47K3/28 |
代理公司: | 山东清泰律师事务所 37222 | 代理人: | 聂磊 |
地址: | 2661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洗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洗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移动、多喷头式的立体洗浴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洗浴方式主要有:通过浴缸洗浴,通过浴池洗浴,通过喷头洗浴。洗浴能清除汗垢油污,消除疲劳,舒筋活血,改善睡眠,提高皮肤的新陈代谢功能和抗病力,而且通过温水的浸泡,能够治疗某些疾病。热水浴水温不宜太高。洗的次数也不宜太多,因为次数太多会把皮肤表面正常分泌的油脂及正常寄生在皮肤表面的保护性菌群全部洗掉,容易引起皮肤瘙痒等症,皮肤的抵抗力也会因此而减弱,反而容易得病。对于洗浴的次数,在夏季由于人体分泌旺盛,出汗较多,每天应冲洗一次。而对于冬、春、秋季天气不热,洗浴的次数可因人而异。对于身体较胖和皮脂腺分泌旺盛者,要增加洗浴次数。对于老年人,由于皮脂腺分泌减少,可适当减少洗浴次数。总之,洗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传统的洗浴装置只能安置在固定位置,或只能安置在房间里,这样很不方便。而且传统的喷头洗浴方式,大部分采用单喷头的洗浴方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移动、多喷头式的立体洗浴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立体洗浴装置,包括壳体部分、主喷头部分、侧喷头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喷头部分安装在壳体部分上,侧喷头部分安装在壳体部分上。
所述壳体部分包括进水管、外壳、盛水箱、出水管、自动门、温度调节阀、可控阀门,其中进水管与外壳连接,盛水箱与外壳连接,出水管与外壳连接,自动门与外壳连接,温度调节阀与进水管连接,可控阀门与温度调节阀连接。
所述主喷头部分包括主喷头、调节出水形状旋钮、开关旋钮,其中主喷头与可控阀门连接,调节出水形状旋钮与主喷头连接,开关旋钮与主喷头连接。
所述侧喷头部分包括侧喷头、滚轮、导轨、控制电机、控制电路板、限位开关、连接管、控制按钮,其中连接管与可控阀门连接,侧喷头与连接管连接,控制电机与侧喷头连接,滚轮与控制电机连接,导轨与外壳连接,控制电路板与外壳连接,限位开关与外壳连接,控制按钮与侧喷头连接。
温度调节阀可以调节水温,可控阀门的作用是控制水的通断,出水管的作用是排出污水,调节出水形状旋钮的作用是改变喷出水的形状。对于主喷头部分,通过开关旋钮实现喷水的通与断;对于侧喷头部分,启动控制按钮,侧喷头在控制电机的带动下上下移动,同时侧喷头向外喷水,关闭控制按钮,侧喷头停止运动,喷水停止。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可对身体各个部位进行立体喷浴,并且使身体时时处于滋润状态。本发明的移动性非常好,可根据人们的意愿将本发明移动到任意合适的位置,另外本发明的主喷头可喷出不同形状的水柱,使人们洗浴更舒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立体洗浴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侧喷头与导轨连接处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侧喷头与导轨连接处的右视图;
图4是本发明调节出水形状旋钮的示意图。
1、进水管;2、外壳;3、盛水箱;4、出水管;5、自动门;6、温度调节阀;7、可控阀门;8、主喷头;9、调节出水形状旋钮;10、开关旋钮;11、侧喷头;12、滚轮;13、导轨;14、控制电机;15、控制电路板;16、限位开关;17、连接管;18、控制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立体洗浴装置,包括包括壳体部分、主喷头部分、侧喷头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喷头部分安装在壳体部分上,侧喷头部分安装在壳体部分上。
所述壳体部分包括进水管1、外壳2、盛水箱3、出水管4、自动门5、温度调节阀6、可控阀门7,其中进水管1与外壳2连接,盛水箱3与外壳2连接,出水管4与外壳2连接,自动门5与外壳2连接,温度调节阀6与进水管1连接,可控阀门7与温度调节阀6连接。
所述主喷头部分包括主喷头8、调节出水形状旋钮9、开关旋钮10,其中主喷头8与可控阀门7连接,调节出水形状旋钮9与主喷头8连接,开关旋钮10与主喷头8连接。
所述侧喷头部分包括侧喷头11、滚轮12、导轨13、控制电机14、控制电路板15、限位开关16、连接管17、控制按钮18,其中连接管17与可控阀门7连接,侧喷头11与连接管17连接,控制电机14与侧喷头11连接,滚轮12与控制电机14连接,导轨13与外壳2连接,控制电路板15与外壳2连接,限位开关16与外壳2连接,控制按钮18与侧喷头1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未经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90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