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心式酸洗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25682.1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7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陶勇;刘福田;王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材高新江苏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3/12 | 分类号: | C01B33/12 |
代理公司: |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 32242 | 代理人: | 王纪营 |
地址: | 222301 江苏省连云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 酸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英砂酸洗设备,具体是自动化酸洗、清洗和脱水的三合一的离心式酸洗机。
背景技术
为满足高纯度石英材料的使用要求,一般要对石英砂进行酸洗以除去石英矿物中的铁质杂质。多年来,石英砂的酸洗作业方式比较落后,大多数企业采用静态酸泡的除铁方式,这种方式处理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脱水不完全,还需要增加烘干工艺,消耗电能,而且处理后的石英砂产品质量不能稳定控制。目前,也有一些动态酸洗装置出现,大多数是通过机械搅拌来实现的,由于石英砂硬度大,对搅拌装置的磨损大,且容易对石英砂造成二次污染,并且这种装置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酸洗效果好,脱水完全的动态离心式酸洗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离心式酸洗机,包括桶盖、外桶、内桶、底座、圆锥齿轮、双向电动机、传送皮带。外桶位于底座上,其底部包括出水口。桶盖位于外桶上,包括进水口和进酸口。内桶位于外桶内部,内桶和外桶之间包括夹层,内桶壁包括筛孔。外桶和内桶都为圆柱体结构。圆锥齿轮和内桶同轴,且和内桶底部相连,支撑内桶底部和外桶底部分离。双向电动机的转轴通过传送皮带和圆锥齿轮的底部相连。进水口包括进水控制阀,进酸口包括进酸控制阀,出水口包括出水控制阀。双向电动机通过传送皮带带动圆锥齿轮,并进一步带动内桶做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筛孔的孔径60目以上,即直径不大于250微米。单位面积筛孔的数量根据筛孔的孔径确定,相当于同等网筛筛孔数目的十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内桶采用耐酸耐磨的材料制成,外桶采用耐酸材料制成。
进一步为了达到更好搅拌的目的,内桶底部包括波轮装置。
进一步,上述的离心式酸洗机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的进水控制阀、进酸控制阀、出水控制阀是电动的,由控制装置通过控制电路控制。控制装置通过控制进水控制阀、进酸控制阀、出水控制阀的开启闭合,进而控制进水、进酸、出水。控制装置通过控制电路还控制双向电动机的转动,可以控制电动机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或高速转动。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包括:
1、本发明结构简单,采用模块设计,安装和维护方便。
2、本发明集酸洗、清洗和脱水三合一的功效,在程序化控制下,酸洗、清洗和脱水可以一键完成。
3、本发明通过更换不同筛孔孔径的内桶可以筛分不同粒径石英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简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和实施例4内桶底部波轮结构图。
图中,1、桶盖;2、外桶;3、内桶;4、底座;5、圆锥齿轮;6、双向电动机;7、进水口;8进酸口;9、出水口;10、传送皮带;11、内桶壁的筛孔;12、内桶和外桶之间的夹层;31、内桶底部;32、波轮辐条;33、辐条间隔部;34、波轮辐条根部;35、波轮辐条边缘;51、圆锥齿轮的底部;52圆锥齿轮的顶部;61、双向电动机的转轴;71、进水控制阀;81、进酸控制阀;91、出水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离心式酸洗机,包括桶盖1、外桶2、内桶3、底座4、圆锥齿轮5、双向电动机6、传送皮带10;外桶2位于底座4上,其底部包括出水口9;桶盖1位于外桶2上,包括进水口7和进酸口8;内桶3位于外桶2内部,内桶3和外桶2之间包括夹层12,内桶3壁包括筛孔11;外桶2和内桶3为圆柱体;圆锥齿轮5和内桶3同轴,且和内桶3底部相连,圆锥齿轮5支撑内桶3和外桶2的底部分离;双向电动机6的转轴61通过传送皮带10和圆锥齿轮5的底部51相连;进水口7包括进水控制阀71,进酸口8包括进酸控制阀81,出水口9包括出水控制阀91。外桶直径为1.5米、高为1.2米。内桶直径为1.2米,高为0.8米。筛孔的孔径为60目,即直径为250微米。每平方厘米筛孔的数量为4个,相当于60目网筛筛孔数目的五分之二。内桶采用耐酸耐磨的聚四氟乙烯制造,外桶采用钢材料,内壁涂有聚四氟乙烯层。进水控制阀,酸控制阀,出水控制阀的开启闭合为手工控制,双向电动机通过手工控制开关调整转速和转向。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材高新江苏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中材高新江苏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56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