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可吸收医用人体腔道内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24030.6 | 申请日: | 2012-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8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储成林;薛烽;白晶;郭超;盛晓波;董寅生;林萍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90 | 分类号: | A61F2/90;A61L31/08;A61L31/16;A61L31/1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8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吸收 医用 人体 腔道 支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生物可吸收医用人体腔道内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支架由采用单根或多根镁合金长丝材经交叉编织而成的管网状支架、附着在镁合金长丝材表面的可降解生物陶瓷薄膜底层、同时负载有特定药物和医用X射线显影剂的可降解高分子表面层组成,镁合金长丝材的直径为0.1mm~1.5mm,医用X射线显影剂在可降解高分子表面层中的含量按重量百分比计为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可吸收医用人体腔道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镁合金长丝材由镁铝合金、镁锰合金、镁锌合金、镁锆合金、镁稀土合金、镁锂合金、镁钙合金或镁银合金的一种或由这些体系组合而成的三元或多元系镁合金经拉拔、加工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可吸收医用人体腔道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镁合金长丝材表面生物陶瓷薄膜底层通过微弧氧化、阳极氧化、电沉积、等离子喷涂、化学转化、离子注入、溅射、气相沉积或生物化学方法制备,为羟基磷灰石涂层、磷酸三钙涂层、氧化镁涂层或含氟防护层,以控制镁合金长丝材的降解速度和镁离子的溶出速度,生物陶瓷薄膜底层的厚度为0.1μm~300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可吸收医用人体腔道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可吸收医用人体腔道内支架包括血管支架、食道支架、胆道支架、肠道支架、尿道支架、血栓过滤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可吸收医用人体腔道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降解高分子表面层为聚L-乳酸,或者聚(D,L)-乳酸或者是两者的共聚物或混合物,或者为乳酸同乙醇酸的共聚物,聚合物分子量为1万~150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可吸收医用人体腔道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特定药物位于可降解高分子表面层中,包含有肝素钠、雷帕霉素、紫杉醇、氯沙坦、更生霉素、环孢素A中的一种或多种。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可吸收医用人体腔道内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的步骤为:
1)首先将选好成分的镁合金拉拔、加工成镁合金长丝材;
2)用镁合金长丝材整体交叉编织出管网状支架;
3)选择合适的陶瓷涂层技术对管网状支架进行表面处理,在镁合金丝材表面制备出所需的生物陶瓷薄膜底层;
4)采用浸渍提拉涂覆、刷涂或喷涂方法,在表面有生物陶瓷薄膜底层的管网状支架表面进一步制备出负载有特定药物和医用X射线显影剂的可降解高分子表面层;
5)最后经干燥、检验、消毒,获得生物可吸收医用人体腔道内支架。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可吸收医用人体腔道内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的步骤是:
1)首先将选好成分的镁合金加工成镁合金长丝材;
2)选择合适的陶瓷涂层技术,在镁合金丝材表面制备出所需的生物陶瓷薄膜底层;
3)用表面有生物陶瓷薄膜底层的镁合金长丝材整体交叉编织出管网状支架;
4)采用浸渍提拉涂覆、刷涂或喷涂方法,在管网状支架表面进一步制备出负载有特定药物和医用X射线显影剂的可降解高分子表面层;
5)最后经干燥、检验、消毒,获得生物可吸收医用人体腔道内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40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马赛克图片生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真空抽吸式除臭座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