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轭凸轮与行星轮系组合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21617.1 | 申请日: | 2012-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3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赵匀;张留远;张昊;左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F16H3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共轭 凸轮 行星 组合式 水稻 移栽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是涉及一种水稻插秧机上的共轭凸轮与行星轮系组合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
背景技术
水稻钵苗移栽无缓苗期,分蘖早,增产效果明显,是种植水稻的最佳方式。近年来,国内外陆续出现各种形式的移栽机构,所采用的移栽结构也有所不同。主要移栽机构有双曲柄移栽机构、顶出式移栽机构、旋转式移栽机构和摆栽机构等。上述机构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对水田条件及钵苗质量要求高,机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作业震动大,效率低及作业质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提供一种共轭凸轮与行星轮系组合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达到移栽作业质量好、适用能力强、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工作可靠、振动小、效率高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共轭凸轮与行星轮系组合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该机构由匀速或非匀速传动行星轮系机构、共轭凸轮摆动机构和移栽臂装配构成;所述的匀速或非匀速传动行星轮系机构的结构是:在太阳齿轮上可转动地配装行星架体,中心轴可转动地插配在太阳齿轮中心孔内,所述的中心轴的一端部与行星架体固接,在行星架体内可转动地配装中间齿轮、行星齿轮,中间齿轮分别与太阳齿轮和行星齿轮啮合,行星轴的内侧部插装在行星齿轮中心孔内,其端部与行星架体固接;共轭凸轮摆动机构由凸轮箱、共轭凸轮、摆杆、不完全齿轮和齿轮构成,所述的凸轮箱可摆动地套装在行星轴上,且凸轮箱的一侧部插入在行星架体内与行星齿轮固连,在凸轮箱内配置共轭凸轮、摆杆、不完全齿轮和齿轮,其中共轭凸轮固装在行星轴上,齿轮可转动地套装在行星轴上,两根摆杆与不完全齿轮成一体,且可摆动地安装在凸轮箱内,所述的两根摆杆与共轭凸轮接触配合,不完全齿轮与齿轮啮合,在齿轮外端面上设牙嵌;移栽臂由壳体及配装在壳体内的拨叉和推秧凸轮构成,所述的壳体套装在行星轴上,壳体设有牙嵌的一端插入在凸轮箱内与齿轮外端面上的牙嵌接触配合,推秧凸轮固装在行星轴外侧部上,且与拨叉相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机构通过共轭凸摆动轮机构使得移栽臂壳体在随匀速或非匀速传动行星轮系机构运动的同时相对行星轮转动,两运动的合成促使移栽臂壳体上的夹秧片尖点形成“啄木鸟”形运动轨迹,从而实现取苗及栽植动作,完成水稻钵苗的移栽。取苗阶段轨迹细长如鸟嘴,探入钵盘,取苗精准,不伤苗,栽植阶段轨迹如鸟身,能将秧苗直接植入地里,秧苗直立度、栽植深度有保证,栽植效果好,工作具有连续性,其机构具有结构设计新颖合理、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工作可靠、运动平稳、振动小、作业效率高、移栽质量好、适用能力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共轭凸轮与行星轮系组合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作业时形成的“啄木鸟”形运功轨迹图。
图中: 1、匀速或非匀速传动行星轮系机构 2、共轭凸轮摆动机构 3、移栽臂 4、中心轴 5、太阳齿轮 6、中间齿轮 7、行星架体 8、行星齿轮 9、行星轴 10、凸轮箱 11、共轭凸轮 12、摆杆 13、不完全齿轮 14、齿轮 15、壳体 16、拨叉 17、推秧凸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16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防水保健的石塑板材组件
- 下一篇:耐磨防火木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