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坡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15902.2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0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缪宏;沈函孝;张瑞宏;张剑峰;金亦富;郑再象;叶胜勇;李祥;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19/14 | 分类号: | E21B19/14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坡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坡道设备,具体地说是可以把打井需要的油管输送到具有一定坡道的钻井台上,同时也可以使拆卸的油管可以通过该装置输送回到地面上,实现有坡度的钻井台安装拆卸油管的自动化搬运过程。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世界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依然极高。同时石油的开采量和石油价格始终是人们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石油的总量本身是非常有限的而且不可再生,随着近几十年的过渡的开采,石油保有量已经接近枯竭。所以为了确保石油价格不过快上升必须减少开采过程中费用支出,并且提高开采的效率。同时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工业的机械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要求石油开采的自动化程度的也应该随着工业发展的潮流而进步。现有技术中要不人为的把油管抬上井台,要不就是利用工程起重机器把油管送上井台。从工人的角度来考虑,石油开采一般环境条件不是很好,工人在恶劣的环境下要搬运重大的石油管道是非常困难的,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且人为存在的操作失误多。而通过工程机械来搬运油管,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开采成本高,耗能高。因此,针对开采石油过程中需要安装或拆卸油管时油管的搬运过程而开发出一套自动搬运油管的装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坡道装置,该装置实现石油开采中油管输送和卸载的自动化,减少了人为存在的操作失误,提高油管运送工作的效率,提高了输送过程中油管行程的精度,减少了工人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工作强度,减少了搬运油管的工作量,节省开采成本,节能环保,搬运相同数目的油管耗费的能源更少对环境的污染也更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自动化坡道装置,包括机架、坡道、举升机构、举升臂、管槽、油管推送机构、液压手臂、液压手臂伸缩液压缸、液压手臂抬升液压缸和管槽抬升液压缸;坡道由水平段和与地面倾斜设置的倾斜段组成;坡道设置在机架上,坡道水平段两侧分别设置液压手臂,液压手臂上设置液压手臂伸缩液压缸和液压手臂抬升液压缸;坡道水平段内设置举升机构,举升机构与举升臂相连接;举升机构上设置管槽;举升机构内设有滑轨,油管推送机构设置在滑轨上;管槽抬升液压缸设置在管槽底部一侧。
优选地,上述自动化坡道装置还设有红外探测装置,红外探测装置控制连接油管推送机构,红外探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管槽上靠近坡道倾斜段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坡道倾斜段内侧壁上设有与管槽相配合的轨道;所述举升机构上靠近坡道倾斜段的一端设有滚轮,滚轮在所述轨道内滚动。
优选地,所述管槽的横截面为V字形。
优选地,所述坡道的倾斜段与水平段之间的角度是可调节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适用于油管自动化爬坡,可以根据钻井的高度来调整坡道坡度的大小,对坡度的大小拥有比较大的适应性。
(2)本发明的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人为存在的误差因素,另外红外探测装置的应用提高了输送过程中油管行程的精度。
(3)本发明中油管抓取装置的三个液压手臂同时工作拥有足够稳定的力度可以把油管稳稳的送到管槽内,液压装置的运用扩大了抓取过程的工作范围,使它的实用性更为广阔。
(4)本发明的使用将减少工作人员在油田艰苦环境下的工作量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大大节约劳动力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动化坡道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自动化坡道装置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自动化坡道装置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轨道、2坡道、3红外探测装置、4管槽、5举升机构、6滑轨、7举升臂、8油管推送机构、9机架、10液压手臂伸缩液压缸、11液压手臂抬升液压缸、12液压手臂、13滚轮、14管槽抬升液压缸、15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自动化坡道装置,包括机架9、坡道2、举升机构5、举升臂7、管槽4、油管推送机构8、液压手臂12、液压手臂伸缩液压缸10、液压手臂抬升液压缸11和管槽抬升液压缸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59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通量传感器
- 下一篇:用于建筑物中气候控制的系统以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