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改进步长的双模式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14400.8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0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袁其平;刘玉飞;范立洁;迟婷婷;徐正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F1/67 | 分类号: | G05F1/67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李益书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改进 步长 双模 最大 功率 跟踪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电子技术应用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到一种基于改进步长的双模式MPPT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当今世界的一大热点,而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可再生绿色能源成为了发展新能源的首选。太阳能光伏发电也成为了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新兴能源产业。在太阳能并网发电技术领域,需要使用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将太阳能电池发出的直流电转化成与电网相同频率相同相位的输出交流电,同时还要对太阳能电池输出的电进行优化。但是由于太阳能电池的非线性特性,如图1所示,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曲线。(a)图表示在光照强度不变,不同温度下光伏阵列的P—U特性,在不同温度下能够达到最大功率的大小和此时的电压值都是不同的,达到某个峰值后功率便会随之下降。(b)图表示在温度不变,不同光照强度下光伏阵列的P—U特性,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伏电池所能达到的最大功率和达到最大功率时的电压都是不同的,而且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最大功率也会随之增大。而且光伏阵列的输出电流和电压不仅受到外部环境如光强、温度的影响,还会受到其内部负载情况的影响,所以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是随时变化的。只有当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处时,电能的利用率才能达到最高。否则就会降低整个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的效率。无论当外部环境怎样变化,而太阳能光伏阵列可以时刻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处,才能最大效率的利用太阳能。
常用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案有固定电压法、扰动观察法、电导增量法、短路电流法等多种方案,但这些方案在系统的稳定性,反应速度和扰动步长方面都存在缺陷。特别是扰动步长是不可变的,设置过长难以精准的达到最大功率点,过短时又延长了达到最大功率点处时的时间,同样会降低系统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快速、稳定的跟踪到最大功率点,并减小在最大功率点附近的振荡,提高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的效率,提供一种基于改进步长的双模式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改进步长的双模式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是通过电压采样电路和电流采样电路组成的硬件部分,再结合改进步长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实现;基于改进步长的双模式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案首先采用固定电压法结合电导增量法的双模式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案,先用固定电压法快速采集到当前的输出电压V和输出电流I,再用电导增量法跟踪最大功率点,不仅加快了速度还增加了稳定性;具体步骤包括:
第1、通过电压采样电路和电流采样电路分别对光伏阵列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进行采样;
第2、将采样得到的电压值和电流值传输到单片机内部,利用公式
第3、将第1步采集到的电流值和电压值相乘便可得到当前的输出功率,再将当前的输出功率与前一时刻的输出功率相比较,通过调节开关管T1来调节PWM的占空比使其光伏阵列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处。
所述的基于改进步长的双模式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中采用单片机STC12C5608AD,使用该单片机内部A/D模块采样输出电压值和电流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44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量控制方法及终端
- 下一篇:组合式空调器智能节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