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带自动缠绕换盘装置及其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11168.2 | 申请日: | 201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2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黄风立;许锦泓;娄勇坚;顾金梅;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H67/052 | 分类号: | B65H67/052 |
代理公司: | 嘉兴君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沈志良 |
地址: | 31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缠绕 装置 及其 工艺 | ||
1.一种铜带自动缠绕换盘装置,包括机架和设于机架上的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绕线机构有二套,并排设于机架上,每套绕线机构包括一套绕线轴,一个绕线盘、一只压紧器和一根滚珠丝杠,绕线盘安装于绕线轴的前端,压紧器安装于绕线轴上且紧靠绕线盘,滚珠丝杠与绕线轴连接,机架上设有导轮架,导轮架上设有一只导轮、一条导轮滑道和二条导轮槽,二条导轮槽分别位于导轮滑道的二侧且与相应的绕线盘对应,导轮位于绕线盘的上方边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带自动缠绕换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紧器包括压线盘、支撑盘、斜面推杆、气缸、限位螺钉及弹簧,压线盘与套筒轴间留有间隙,支撑盘通过轴承安装在套筒轴上,斜面推杆安装在气缸上,气缸固定在机架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带自动缠绕换盘装置,其特征在于绕线轴包括连齿轮轴、套筒轴和大圆筒轴,连齿轮轴、套筒轴和大圆筒轴互相嵌套,大圆筒轴内装有两个支撑轴承,支撑轴承外圈与大圆筒轴配合,轴承内圈装在套筒轴上;套筒轴前端装有绕线盘,套筒田赋后端通过滑键与连齿轮轴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带自动缠绕换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滚珠丝杠上套有滚珠丝杠螺母,滚珠丝杠螺母通过肋板与大套筒轴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带自动缠绕换盘装置,其特征在于绕线盘边侧设有四片叶片;滚珠丝杆下部的机架上设有限位块、滑杆,限位块设于滑杆端部,肋板底端设于滑杆上。
6.一种铜带自动缠绕换盘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步骤为:
绕线开始时,绕线轴带动绕线盘做直线运动,当绕线盘后部的叶片刚超出铜带时,绕线轴旋转90度,绕线轴再带动绕线盘做反向直线运动,接着启动压紧器,压紧缠绕在绕线盘后侧叶片上的铜带,即完成铜带的卡线及压线运动,再进行铜带绕线运动,即进行铜带缠绕运动;当铜带缠绕到规定重量时,该绕线装置停止,导轮滑向另一滑槽内,实现绕线的换盘运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铜带自动缠绕换盘工艺,其特征在于导轮用于实现二套绕线机构的换盘绕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铜带自动缠绕换盘工艺,其特征在于压紧器在压铜带时,斜面推杆伸出,通过斜面接触,使压线盘压紧铜带,同时限位螺钉上的弹簧伸长;由于斜面推杆与支撑盘及压线盘均是小的面接触,因此,压紧后,可进行压线盘和支撑盘均可旋转;同时由于斜面推杆与气缸固定在支架上,支撑盘将不会在套筒轴上做直线滑动;压线结束后,斜面推杆回位,压线盘在弹簧力作用下,与绕线盘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学院,未经嘉兴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116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