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双面显示屏的空车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210403427.7 | 申请日: | 201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3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慎鸽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九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26 | 分类号: | B60Q1/26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2 | 代理人: | 翟中平;王俊城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双面 显示屏 车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双面显示屏的出租车空车灯装置,双面显示屏朝向车外的一面显示空车、有客信息,朝向车内乘客的一面可显示欢迎信息、驾驶员资料、地图导航等内容,与显示屏相连的旋转牌开关,与传统空车灯的操作相似。
背景技术
当前出租车市场,出租车空车灯的功能单一,大部分产品只能显示空车字样,无法显示暂停运营、交接班等重要信息。另一方面传统的空车灯也无法向乘客显示其他信息,如驾驶员信息、地图导航等,许多出租车采用另外配备显示屏来显示这些信息。
发明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具有双面显示屏的空车灯装置,其显示效果更好、内容更丰富,更清晰表达暂停运营、交接班信息,并且朝向乘客的一面可以显示许多对乘客有价值的信息,不需要另外配备其他的显示设备。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发明设计的具有双面显示屏的空车灯装置,包含了背部相对的两个显示屏组成的显示屏设备,与之相连的旋转牌开关以及底座。一种具有双面显示屏的空车灯装置,至少由双面显示屏1、旋转牌2、底座3组成。所述双面显示屏,一面为液晶显示屏,另一面则可以为液晶显示屏或者LED点阵屏。液晶显示屏可为触摸屏或者普通非触摸液晶屏。底座内安装有控制模块,包括中央处理器CPU301、存储单元302、LCD控制器303、计价器接口304、车载电源接口305、显示屏接口306、307以及旋转牌开关接口308。LCD控制器303与双面显示屏相连,控制内容显示。计价器接口304与出租车计价器相连,用来传输满载计费信号。车载电源接口305用于向各模块供电。显示屏接口306、307分别与两个显示屏相连。旋转牌开关接口308用于传递空满载信号。
技术方案1: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双面显示屏的空车灯装置,其操作如下:(1)空车状态:在出租车空载状态下,旋转牌开关处于垂直状态,朝向车外的显示屏1.1显示空车状态文字,朝向车内的显示屏1.2可显示有系统设定的任意内容,比如地图导航、交通信息等。(2)满载状态:有客人上车后,驾驶员按下旋转牌开关至水平状态,控制模块接收到该信号,控制显示屏1.1显示有客状态文字,显示屏1.2可显示由系统设定的相应内容,比如乘客欢迎信息、驾驶员服务资格证、地图导航等。同时控制模块通过接口304向计价器传递信号开始计费。(3)暂停营运状态:旋转牌2上有两个按钮,分别为暂停按钮和交班按钮,这两个按钮只有在空车状态才能够使用。驾驶员按下暂停按钮,则显示屏1.1上显示暂停载客信息,明确告知乘客不再载客运营。(4)交班状态:驾驶员按下旋转牌2上的交班按钮,则显示屏1.1上显示交班信息,包括交班文字和交班地点。乘客可以清晰得知该出租车交班的路线,驾驶员无须费心向乘客解释,乘客也可不必询问这些车辆是否能到达自己的目的地。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不仅丰富了空车灯的内容显示,能够全面显示空车、有客、暂停运营、交接班信息等,还能够通过双面显示屏提供乘客和驾驶员更多信息和娱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控制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空满载转换系统逻辑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3。一种具有双面显示屏的空车灯装置,至少由双面显示屏1、旋转牌2以及底座3构成,双面显示屏1与底座3之间转动配合,旋转牌2与又面显示屏1侧面开关转动配合。所述双面显示屏,一面为液晶显示屏,另一面则可以为液晶显示屏或者LED点阵屏,液晶显示屏可为触摸屏或者普通非触摸液晶屏。即朝向车内一面为液晶触摸屏,另一面则为LED点阵屏,用于显示空车/有客信息。旋转牌开关2通过转动开关与显示屏相连,垂直状态时表示空车,按下至水平状态则表示有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九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九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34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