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操纵拉杆快速解脱和连接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2159.7 | 申请日: | 2012-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4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顾宏弢;李娟;韩颜莹;杨波;熊庆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0K20/02 | 分类号: | B60K20/02;B60K23/02;B62D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东升 |
地址: | 10220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操纵 拉杆 快速 解脱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机械操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操纵拉杆快速解脱和连接的装置,主要功能是实现操纵拉杆的快速解脱和快速连接。
背景技术
车辆的机械操纵拉杆主要是将驾驶员的操纵力和相关操纵件的行程传递给相应的机构,实现被操纵件状态和工况的转变,如换挡拉杆、离合器拉杆、转向拉杆等。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将操纵拉杆断开或快速的连接,例如在一些特种车辆在进行动力装置总成的吊装时,需要将动力装置上的各种操纵拉杆解脱,可是由于车辆动力舱操作空间有限,有些操纵拉杆的解脱和连接比较困难,也比较费时。现有的操纵拉杆解脱和连接大多需要借助工具,如扳手、钳子等,且费时费力,操纵拉杆连接的可靠性差,同时对于有些空间小的地方不方便使用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纵拉杆快速解脱和连接的装置,实现了徒手操纵解脱和连接操纵拉杆,省时省力,保证操纵拉杆的可靠连接,且不影响整套操纵机构原有的传递力和位移的操纵功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操纵拉杆快速解脱和连接的装置包括连接螺杆、定位销、齿形螺柱、弹簧、定位滑套和齿形螺套;齿形螺柱的一端通过螺纹拧在连接螺杆一端的中心孔中,齿形螺柱的另一端与齿形螺套的一端通过相互咬合的齿形连接在一起,弹簧套装在齿形螺柱中部;定位滑套套装在连接螺杆与齿形螺柱连接部分、齿形螺柱、齿形螺柱与齿形螺套连接部分上,即定位滑套将上述各个零件套在一起,且弹簧一端顶在连接螺杆端面上,弹簧另一端顶在定位滑套内端面上;定位滑套上设置有封闭的“L”形通槽,“L”形延伸方向与定位滑套轴线方向一致;定位销穿过定位滑套的“L”形槽,并插入连接螺杆销孔中,即定位销一端与连接螺杆销孔过盈配合,定位滑套“L”形槽可沿定位销另一端移动,当操纵拉杆处于连接状态时,定位销位于“L”形顶端,当操纵拉杆处于解脱状态时,定位销位于“L”形底部外端。
所述定位滑套内孔端部有倒角。
所述相互咬合的齿形可以采用方形、梯形或三角形。
所述定位滑套的“L”形通槽可采用“J”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两个齿形部件相互咬合的结构及带有“L型”槽的定位滑套,实现了操纵拉杆的快速解脱和连接功能;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能为车辆的装配和维修节省时间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操纵拉杆快速解脱和连接的装置结构三维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处于连接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处于解脱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定位滑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更为具体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操纵拉杆快速解脱和连接的装置包括连接螺杆1、定位销2、齿形螺柱3、弹簧4、定位滑套5和齿形螺套6。齿形螺柱3的一端通过螺纹拧在连接螺杆1一端的中心孔中,齿形螺柱3的另一端与齿形螺套6的一端通过相互咬合的齿形连接在一起,咬合的齿形可以采用方形、梯形或三角形,且当两个齿形互相咬合时,两个齿形背部外周构成完整的圆柱面,该圆柱面与定位滑套5内孔配合;弹簧4套装在齿形螺柱3中部。
定位滑套5套装在连接螺杆1与齿形螺柱3连接部分、齿形螺柱3、齿形螺柱3与齿形螺套6连接部分上,即定位滑套5将上述各个零件套在一起,且弹簧4一端顶在连接螺杆1端面上,另一端顶在定位滑套5内端面上。定位滑套5上设置有封闭的“L”形或“J”形通槽,“L”形延伸方向与定位滑套5轴线方向一致。定位销2穿过定位滑套5的“L”形槽,并插入连接螺杆1销孔中,即定位销2一端与连接螺杆1销孔过盈配合,定位滑套5“L”形槽可沿定位销2另一端移动,当操纵拉杆处于连接状态时,定位销2位于“L”形顶端,当操纵拉杆处于解脱状态时,定位销2位于“L”形底部外端。定位销2通过与定位滑套5的“L”形相配合,实现操纵拉杆“解脱”与“连接”的两个位置的定位,定位滑套5内孔端部有倒角,为了在套住齿形螺柱3与齿形螺套6时,方便对中。
本发明的快速解脱和连接装置为操纵拉杆装置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本发明通过连接螺杆1和齿形螺套6分别与需要连接的两个操纵拉杆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21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驾驶员突发疾病后的安全保护系统
- 下一篇: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