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蓄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0977.3 | 申请日: | 201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4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彭高培;彭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高培;彭红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8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蓄水 结构 | ||
地下蓄水结构属于城市防涝基础设施。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可持续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排水和防涝工程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全球城市排水和防涝设施脆弱,内涝普遍,倍受各国政府、学者和群众关注。
国际上,采用大型蓄水设施防涝效果良好,但城市形态各一,很难复制。采用多功能、多用途、深层圆形地下蓄水结构(地下蓄水结构),提高防涝标准切实可行,咎于现行岩土工程理论(抗力支护)机理的缺陷,设置地下蓄水结构,既不安全、也不经济。
应该说,按现行岩土工程支护理论,设置深层地下结构并不现实。抗力支护理论的工程安全度随地质特性变化而变,特别是软土地层,Φ值变化1°,工程安全度损失殆尽。如果改用抗隆支护理论,其工程安全度不受地质特性影响,工程安全。抗隆支护理论不属岩土工程理论范畴。所谓抗隆支护理论,是指基坑土体抗隆利用抗隆结构抵抗。
结构按综合开发、平面选择和抗隆结构分别叙述。
一、综合开发
地下蓄水结构利用机率很小,而目前城市静态交通基础设施十分奇缺,如果两者兼容,地下空间资源将获得最大限度利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极至。
二、平面选择
地下蓄水结构是以蓄水为目的的地下工程,对平面设计无具体要求。圆形地下结构对其施工十分有利,所以,地下蓄水结构采用圆形结构,是开发深层地下空间最佳选择。
三、抗隆结构
抗隆结构按结构和施工分别叙述。
(一)结构
抗隆结构有二:一、支护抗隆结构;二、配重抗隆结构。支护抗隆结构是指抵抗土体隆起由支护结构承担,换言之,抵抗土体隆起是由连续墙承担。配重抗隆结构是由T形沉井、旋喷桩、注浆组成,抵抗土体隆起是由以T形沉井为主的配重抗隆结构承担。根据地质特性,抗隆结构实际应用有二:一、支护抗隆结构;二、复合抗隆结构。复合抗隆结构由支护抗隆结构和配重抗隆结构组成。
(二)施工
施工有支护抗隆结构施工和配重抗隆结构施工二种。支护抗隆结构施工即连续墙施工。配重抗隆结构施工流程:1、地下蓄水结构土方开挖至一定深度,根据抗隆监测,敷设T形沉井和旋喷桩;2、在T形沉井内向外注浆;3、T形沉井内填土至设计标高,然后敷设盖板,形成配重抗隆结构;4、土方开挖至结构底板设计标高,旋喷桩与连续墙相连,构成整体。配重抗隆结构的T形沉井施工是根据抗隆监测进行,抗隆结构施工具有动态特性,即动态施工法。所谓动态特性是指T形沉井下沉标高(下沉竖向位置)和下沉深度(沉井高度),均根据抗隆监测按实确定。换言之,T形沉井什么时间下沉,下沉多深,均根据抗隆监测,动态确定。
可以断言,采用中国创新技术(发明专利——结构终极法),综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敷设排水和地下蓄水结构,能提高城市防涝标准,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不无裨益。
附图名称:
图1、地下蓄水结构:平面图
图2、地下蓄水结构:T形沉井敷设后剖面图(A-A)
图3、地下蓄水结构:旋喷桩敷设后剖面图(A-A)
图4、地下蓄水结构:配重抗隆结构敷设剖面图(A-A)
图5、地下蓄水结构:结构底板敷设后剖面图(A-A)
图6、T形沉井立面图
根据附图进一步说明
图1-图5为地下蓄水结构图
图表示复合抗隆结构,复合抗隆结构由配重抗隆结构与支护抗隆结构组成。取消配重抗隆结构即为支护抗隆结构。
图6为T形沉井立面图
T形沉井是配重抗隆结构重要的组成部分。
图中数字表示:
1-地下蓄水结构;2-连续墙;3-工具式环梁;4-施工缝;5-T形沉井;6-竖井;7-沉井拱座;8-支护抗隆结构;9-土层;10-注浆;11-旋喷桩;12-配重抗隆结构;13-结构底板;14-T形沉井内填土;15-T形沉井井筒盖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高培;彭红,未经彭高培;彭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09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