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煤灰熟料烧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7779.6 | 申请日: | 201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1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郑绪滨;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7/02 | 分类号: | C01F7/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0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煤 熟料 烧结 方法 | ||
1.一种粉煤灰熟料烧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采用清洁热风作为熟料烧结的热源;
(2)采用烧结窑作为熟料烧结设备;
(3)采用生料预热工艺回收烧结窑尾气中的热量;
(4)采用冷却机降低烧结后熟料的温度;
(5)冷却机排出的热风不进入烧结窑;
(6)回收冷却机排出热风的热量;
(7)热风经收尘器收尘后外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灰熟料烧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用清洁热风作为熟料烧结的热源是指采用热风炉制备清洁热风为烧结过程提供热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灰熟料烧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收烧结窑尾气中的热量是指在烧结窑尾设置预热器回收烧结窑尾气中的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煤灰熟料烧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热器中粉煤灰生料与烧结窑尾气逆流换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灰熟料烧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机排出热风不进入烧结窑是指冷却机排出的热风进入空气预热器回收热量,不进入烧结窑与烧结窑尾气混合,避免进入氨气吸收系统的气量过大,降低氨气吸收系统的负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灰熟料烧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收冷却机排出热风的热量是指在空气换热器中,冷却机排出的热风(A4)与冷风(A5)换热,冷风(A5)升温后成的热风(A6)进入热风炉制备清洁热风(A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灰熟料烧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在粉煤灰熟料烧结装置完成,粉煤灰熟料烧结装置设有预热器、烧结窑、冷却机、空气换热器、热风炉、收尘系统,预热器与烧结窑窑尾连接,冷却机和热风炉分别与烧结窑窑头连接,空气换热器分别与冷却机、热风炉和冷却机收尘系统连接,预热器与回转窑收尘系统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粉煤灰熟料烧结方法,其特征在于,
预热器、烧结窑、冷却机、空气换热器、热风炉、收尘系统在一个车间内;
生料置于预热器中,预热器出料口与烧结窑的窑尾进料端连接,预热器的排风口与旋风收尘器连接;
预热器通过下料管与烧结窑连接,烧结窑的尾气与预热后的生料均流经下料管;
烧结窑的窑头出料端与冷却机的进口及热风炉的热风管连接,冷却机出料即为烧结好的熟料;
空气换热器的烟气进口与冷却机排风口连接,空气换热器的烟气出口与布袋收尘器Ⅰ连接;
空气换热器的新风进口直接连大气,空气换热器的新风出口与热风炉的进风口连接;
热风炉的烟气出口共有两个支路,一个支路与热风炉连接,为热风炉提供回调风,另一个外排烟气;
热风炉的新风进口与空气换热器的新风出口连接,热风炉的热风出口与烧结窑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粉煤灰熟料烧结方法,其特征在于,回转窑收尘系统设有旋风收尘器、布袋收尘器Ⅱ、风机Ⅱ、收尘储仓,旋风收尘器的进气口与预热器的排风口连接,旋风收尘器的出风口与布袋收尘器Ⅱ的进口连接,布袋收尘器Ⅱ的出口与风机Ⅱ连接,风机Ⅱ的出口与氨气吸收系统连接,旋风收尘器和布袋收尘器Ⅱ的排尘口均与收尘储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粉煤灰熟料烧结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机收尘系统设有布袋收尘器、风机和烟筒,布袋收尘器Ⅰ进口与空气换热器连接,布袋收尘器Ⅰ的出口与风机Ⅱ的进风口连接,风机Ⅱ的排风口与烟筒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粉煤灰熟料烧结方法,其特征在于,布袋收尘器Ⅰ的进口与空气换热器连接,布袋收尘器Ⅰ的出口与风机Ⅰ连接,风机Ⅰ的出口连接大气将热风外排。
12.根据权利要求1、7或8所述的粉煤灰熟料烧结方法,其特征在于,预热器为逆流直接换热式预热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7或8所述的粉煤灰熟料烧结方法,其特征在于,烧结窑为内热式回转窑。
14.根据权利要求1、7或8所述的粉煤灰熟料烧结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机为风冷直接换热式冷却机。
15.根据权利要求1、7或8所述的粉煤灰熟料烧结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机与烧结窑间设置有锁风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777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齿坎式窄缝消能工和消能方法
- 下一篇:充放电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