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铸模具的两次顶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7151.6 | 申请日: | 201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8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张祎;童建辉;陆如辉;谢江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勋辉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19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铸 模具 两次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铸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铸模具的两次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是模具中的一个大类。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摩托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压铸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期。但与此同时,也对压铸模具的综合力学性能、寿命以及模具结构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压铸是一种精密的生产过程,然而有很多因素却可以影响压铸件的最终尺寸变化。尺寸变化又可以分为线性变化(主要是由于收缩引起),模具间的移动错位,分模线、铸件和模具翘曲,压铸参数,抽芯和出模斜度等。但有一点必须记住压铸件的最终尺寸变化只是部分取决于模具精度,它还与以下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模具在压铸过程中温度的正常波动,注射温度,冷却速度,铸件应力释放以及模具的结构等。为减少最终产品的尺寸变化,必须严格控制生产工序,优化模具结构。
作为汽车零部件里一种结构件来使用的铝支架一般情况下普遍采用压铸的方法成型,但是一般的设计都是一次顶出的,而由于这种铝支架压铸件的动模型芯上包紧力很大,开模时对动模型芯有很大的拉扯力,这样在模具的开模过程中会发生压铸件的型芯部位拉模变形现象,从而影响压铸件的最终尺寸变化,甚至会将压铸件拉裂,压铸件不能自动脱落,进而影响模具寿命及产品合格率,难以实现压铸生产自动化,并且增加模具维护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能合理控制压铸件的最终尺寸变化,从而减少压铸缺陷,提高压铸件的生产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的一种压铸模具的两次顶出机构。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压铸模具的两次顶出机构,包括相配合组成压铸件模型压铸腔的定模组件和动模组件以及型芯,其中:动模组件的一侧滑动式设置有由一级顶出装置和二级顶出装置组成的两级式顶板顶出机构,一级顶出装置安装有与型芯固定相连的一级顶出杆,二级顶出装置固定安装有与压铸件底面顶触配合的二级顶出杆,二级顶出装置与一级顶出杆滑动导向相穿配,并且二级顶出装置和一级顶出装置相帖间设置有两次顶出驱动机构,一级顶出装置带动二级顶出装置分别推动一级顶出杆和二级顶出杆完成压铸件与动模组件的一次分离顶出,两次顶出驱动机构驱动二级顶出装置推动二级顶出杆完成压铸件与型芯的二次分离顶出。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定模组件包括定模框和固定安装在该定模框中制有定模型腔的定模模芯,动模组件包括动模框和固定安装在该动模框中制有动模型腔的动模模芯,型芯与定模型腔和动模型腔配合形成压铸件的模型压铸腔,两级式顶板顶出机构设置在动模框一侧面,并且二级顶出装置与动模框的侧面间留有恰当滑动顶出的顶出行程。
上述的动模组件中相平行分别直线贯通制有中心导向滑孔和二级导向滑孔,中心导向滑孔和二级导向滑孔均依次穿过动模框和动模模芯连通至动模模芯的动模型腔,一级顶出杆和二级顶出杆分别滑动穿设在中心导向滑孔和二级导向滑孔中。
上述的一级顶出装置由固定配装的顶板和型芯固定板组成,顶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推动一级顶出装置平移滑动的压铸机拉杆,型芯固定板的中心制有带有大沉孔的大通孔,一级顶出杆与型芯相连的另一端制有与大沉孔限位配合的大凸缘台,一级顶出杆穿设压紧固定在大通孔中,并且顶板的前端面与大凸缘台的后端面定位相顶接。
上述的二级顶出装置包括固定配装的活动顶出板和顶杆固定板,活动顶出板和顶杆固定板的中心连通制有与一级顶出杆滑动导向穿配的导向滑孔,顶杆固定板上制有带有小沉孔的小通孔,二级顶出杆与压铸件顶接的另一端制有与小沉孔限位配合的小凸缘台,二级顶出杆穿设压紧固定在小通孔中,并且活动顶板的前端面与小凸缘台的后端面定位相顶接。
上述的两次顶出驱动机构包括摆杆、撞杆和撞杆套,顶板和型芯固定板开有配合形成的摆杆安装室,并且型芯固定板位于摆杆安装室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销轴,摆杆的中心以销轴为旋转轴心套装在销轴上,摆杆的前端面与活动顶板的后端面相帖合,活动顶板和顶杆固定板制有相连通透的撞杆安装孔,撞杆套固定配装在撞杆安装孔中,撞杆滑动设置在撞杆套中,并且撞杆的一端与摆杆中心处的下部位置相顶接,撞杆的另一端与动模框的侧面间留有启动二次顶出的二次行程间距。
上述的二级顶出装置和一级顶出装置间至少设置有两组两次顶出驱动机构。
上述的顶杆固定板上制有复位杆通孔,动模框和动模模芯制有相连通透的复位杆滑孔,复位杆通孔和复位杆滑孔中滑动式安装有复位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勋辉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勋辉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71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