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龟鳖类动物高密度养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96460.1 | 申请日: | 201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4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郑荣进;向坤;朱松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冉国政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类动物 高密度 养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物的养殖装置,尤其是龟鳖类动物的高密度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甲鱼由于其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而广受人们青睐,养殖规模日益增大,已从原来的粗放型养殖模式逐渐过渡到集约化养殖模式,工厂化温室甲鱼养殖是以高投入人工饵料为特征的高密度养殖模式。在这种集约化高密度的养殖中,残饵和排泄物的数量超过了养殖池塘中微生物的自然分解能力,由于甲鱼是底栖类爬行动物,其频繁爬动及到水面上呼吸的行为,导致沉降在池底的排泄粪便和残饵被甲鱼带入到其生活的水域,并溶解于水中,使水中氨氮(NH4+-N)和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分别高达100mg·L-1和300mg·L-1以上,导致水质恶化,这就直接影响了甲鱼的健康养殖,并由此带来的频繁换水,不仅消耗能源,还破坏生态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龟鳖类动物高密度养殖装置,既可以增加甲鱼的养殖密度,增大养殖空间的利用率,还可以改善甲鱼的生活水质,改善甲鱼养殖的生活环境,大大减少甲鱼养殖的换水频度,节省能源、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龟鳖类动物高密度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池,在所述养殖池的底部设有漏斗形粪便残饵收集器,所述漏斗形粪便残饵收集器的漏斗口连接有排泄管道,所述排泄管道的排泄口设有水阀,在所述漏斗形粪便残饵收集器的上端口设有通体隔板,在所述通体隔板的上方设有至少两层分体隔板,同一层的各分体隔板之间留有18-22厘米的间隙,各层隔板的层与层之间的间距均为18-22厘米,在通体隔板和分体隔板上均设有均匀分布的多条0.4-0.5厘米宽的长漏缝。
所述养殖池为矩形容器,从通体隔板到所述漏斗口的距离为30厘米,各分体隔板大小相等且均为长方形。
所述分体隔板由支柱支撑,所述支柱、通体隔板和分体隔板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养殖池由通体隔板和分体隔板分割成相通的多个区域,可以提高固有龟鳖养殖池的空间利用率,又为龟鳖提供了相对较大的活动空间和休息平台,即增大了龟鳖的养殖密度,养殖池的底部设有漏斗形粪便残饵收集器,上层的残饵和龟鳖粪便可以通过分体(通体)隔板上的长漏缝逐步沉降到漏斗状的收集器中,下层的残饵和龟鳖粪便直接沉降到收集器中,长漏缝的宽度主要考虑到龟鳖的脚的大小和饲料的粒径,设计为0.4-0.5cm,只能漏下残饵和粪便,水阀定期打开,只需少量的水便可排放残饵和粪便,这种结构,还能够大大减少粪便和残饵被龟鳖带入到池水中,改善龟鳖养殖的生活水质环境,也将增大龟鳖的养殖密度,同时减少换水的次数,节约能源损耗,减少环境污染。
由于在固有龟鳖养殖池中增加通体隔板和分体隔板,为龟鳖提供了相对较大的活动空间和休息平台,同时改善龟鳖养殖的生活水质环境,使龟鳖的养殖密度可以至少增加50%,为工厂化高密度龟鳖养殖提供一种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分体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通体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本发明一种龟鳖类动物高密度养殖装置,包括长方形的养殖池1,在所述养殖池1的底部设有漏斗形粪便残饵收集器4,所述漏斗形粪便残饵收集器4的漏斗口连接有排泄管道5,所述排泄管道5的排泄口设有水阀6,在所述漏斗形粪便残饵收集器4的上端口设有通体隔板4,在所述通体隔板4的上方设有两层分体隔板2,同一层的各分体隔板2之间留有20厘米的间隙,各层隔板的层与层之间的间距均为20厘米,在通体隔板4和分体隔板2上均设有均匀分布的多条0.5厘米宽的长漏缝7,从通体隔板4到所述漏斗口的距离为30厘米,各分体隔板2大小相等且均为长方形,所述分体隔板2由支柱8支撑,所述支柱8、通体隔板4和分体隔板2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使用本发明龟鳖类动物高密度养殖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64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豆腐皮卷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具有翻转装置的上料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