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英晶体微天平乙基对氧磷流动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91921.6 | 申请日: | 2012-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0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淼;翁士状;李华龙;张建;郑守国;高会议;尤聚军;乔雷;江海洋;胡泽林;何绵涛;刘绘;陈晟;郑晓菊;董瀚琳;董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5/02 | 分类号: | G01N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吴娜;奚华保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英 晶体 天平 乙基 流动 检测 装置 | ||
1.一种石英晶体微天平乙基对氧磷流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于流动检测池(1)中的特异性QCM传感器和参比QCM传感器,二者的输出端依次通过振荡电路、整形电路与差频电路(6)的输入端相连,差频电路(6)的输出端通过测频与通信电路(7)与上位机(8)通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英晶体微天平乙基对氧磷流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动检测池(1)包括检测池本体,其上开设有可供待检测的乙基对氧磷液体流入和流出的进口(1b)与出口(1c),进口(1b)与出口(1c)对称布置,且池底处形成的空腔(1d)与进口(1b)、出口(1c)连通,池底的水平面上安装特异性QCM传感器和参比QCM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英晶体微天平乙基对氧磷流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荡电路由第一、二振荡电路(2、3)组成,所述的整形电路由第一、二整形电路(4、5)组成;所述特异性QCM的输出端与第一振荡电路(2)的输入端相连,第一振荡电路(2)的输出端与第一整形电路(4)的输入端相连,第一整形电路(4)的输出端与差频电路(6)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的参比QCM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第二振荡电路(3)的输入端相连,第二振荡电路(3)的输出端与第二整形电路(5)的输入端相连,第二整形电路(5)的输出端与差频电路(6)的第二输入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英晶体微天平乙基对氧磷流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频与通信电路(7)包括STM32微控制器,其输入输出端与CPLD芯片、串口电路的输入输出端相连,其输入端与晶振电路与的输出端相连,其输出端与显示电路的输入端相连,电源电路向STM32微控制器、CPLD芯片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英晶体微天平乙基对氧磷流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池本体向下设置橡胶垫片(1e),检测池本体采用第一硬质塑料体(1a),第一、二硬质塑料体(1a、1f)之间夹有橡胶垫片(1e),紧固螺丝(1g)依次从第一硬质塑料体(1a)、橡胶垫片(1e)和第二硬质塑料体(1f)之间穿过;所述的特异性QCM传感器和参比QCM传感器的金电极(1k)位于第一硬质塑料体(1a)和橡胶垫片(1e)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英晶体微天平乙基对氧磷流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口(1b)上设置进口阀门(1h),所述的出口(1c)上设置出口阀门(1i)。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英晶体微天平乙基对氧磷流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特异性QCM传感器为金电极表面镀有特异性聚合物的AT切型9MHz晶振P1;所述的参比QCM传感器为金电极表面镀有空白聚合物的AT切型9MHz晶振P2。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英晶体微天平乙基对氧磷流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PLD芯片由计数逻辑单元、内部振荡器和D触发器组成,内部振荡器的输出端与计数逻辑单元的BCLK端相连,STM32微控制器与D触发器的D端相连,所述的CPLD芯片采用EPM240T100C5芯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石英晶体微天平乙基对氧磷流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振荡电路(2)包括电阻R1,电阻R1跨接在反相器U1的输入、输出端上,反相器U1的输出端与反相器U2的输入端相连,电容C1、C2的一端共地,电容C1、C2的另一端接晶振P1的两端,晶振P1的一端与反相器U1的输入端相连,晶振P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2接反相器U1的输出端;所述的第一整形电路(4)由反相器U3、U4组成,反相器U3的输入端与反相器U2的输出端相连,反相器U3的输出端与反相器U4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差频电路(6)采用D触发器,D触发器的触发端CP与反相器U4的输出端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石英晶体微天平乙基对氧磷流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振荡电路(3)包括电阻R3,电阻R3跨接在反相器U5的输入、输出端上,反相器U5的输出端与反相器U6的输入端相连,电容C3、C4的一端共地,电容C3、C4的另一端接晶振P2的两端,晶振P2的一端与反相器U5的输入端相连,晶振P2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4接反相器U5的输出端;所述的第二整形电路(5)由反相器U7、U8组成,反相器U7的输入端与反相器U6的输出端相连,反相器U7的输出端与反相器U8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差频电路(6)采用D触发器,D触发器的D端与反相器U8的输出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192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压线路停电故障检测装置
- 下一篇:线圈匝间短路测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