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架提升架卸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1097.4 | 申请日: | 2012-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4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洲;张晓勇;马荣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架 提升 卸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架卸载方法,尤指一种网架提升架卸载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网架吊装作业时,通常先是在各网架支架的顶部安装支座;然后将提升架间隔安装在网架支架的顶部;再通过千斤顶将网架结构提升至支座高度,在网架与未安装提升架的网架支架顶部的支座之间嵌补杆件进行连接;然后撤除千斤顶全部的拉力,切除提升架,最后将网架结构与原提升架下部网架支架连接。但这种提升架卸载方法只适用于小型网架,对于大型网架的吊装卸载来说却存在安全隐患;举例来说,网架支架总数为N,其中安装提升架的网架支架个数为n,未安装提升架的网架支架个数为N-n,在撤除千斤顶全部的拉力后,整个网架首先是通过N-n个未安装提升架的网架支架来进行支撑的,而设计的支撑标准是N个网架支架,当网架重量很大时,每个网架支架承受的压力很有可能会超标;即使待提升架拆除后将网架与另外n个网架支架之间进行杆件连接,这时网架已经完成了卸载,因此网架与这n个网架支架之间并不存在支撑,压力基本还是由之前的N-n个网架支架来承担,从而给网架吊装作业的质量和安全带来巨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网架提升架卸载方法,实现了一种防止未安装提升架的网架支架产生形变的网架提升架卸载方法,具有稳定性强、安全性高的特点。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一种网架提升架卸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各网架支架的顶部安装支座;
将复数个提升架间隔安装在所述网架支架的顶部;
通过所述提升架顶部的千斤顶将网架结构提升至所述支座高度;
通过杆件连接所述网架结构和未安装提升架的网架支架顶部的支座;
连接安装提升架的网架支架顶部的支座与所述网架结构之间预设连接路径未受阻碍的杆件;
按照预设值部分卸载所述千斤顶的拉力;
在所述提升架架壁阻碍所述预设连接路径处开设通孔;
通过所述通孔连接所述网架结构与所述安装提升架的网架支架顶部支座;
撤除所述千斤顶的全部拉力;
切除所述提升架。
将上述千斤顶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通过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千斤顶的拉力变化。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
在连接网架结构与未安装提升架的网架支架后,只撤去部分千斤顶的拉力,防止了未安装提升架的网架支架受压过度;在网架提升架上开设的通孔,实现了在网架结构与各网架支架连接完成前,千斤顶能够持续向网架结构提供一向上的拉力,防止未安装提升架的网架支架受力过大而产生形变,同时避免了虚焊的产生,确保了网架吊装作业的质量和安全。控制单元的采用,则确保了能够精确控制千斤顶对网架的拉力大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网架提升架卸载方法的提升架未卸载时的网架结构与安装提升架的网架支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网架提升架卸载方法的网架结构与未安装提升架的网架支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网架提升架卸载方法的提升架未卸载时的网架支架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网架提升架卸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请参阅图1、图3,在各网架支架2的顶部安装支座21;
然后,将复数个提升架1间隔安装在网架支架2的顶部;
接着,通过提升架1顶部的千斤顶11将网架结构3提升至支座21高度,千斤顶11与控制单元4通信连接,通过控制单元4控制千斤顶11的拉力变化。
然后,如图2所示,通过杆件31连接网架结构3和未安装提升架1的网架支架2顶部的支座21;
接下来,如图1所示,连接安装提升架1的网架支架2顶部的支座21与网架结构3之间预设连接路径未受阻碍的杆件31;
之后,根据网架结构3与网架支架2之间已连接杆件的情况,部分卸载千斤顶11的拉力,保证各网架支架2的受力适宜,防止网架支架2由于受力过度而可能产生的形变;
然后,请参见图1,在提升架1架壁阻碍预设连接路径处开设通孔12;
通过通孔12连接网架结构3与安装提升架1的网架支架2顶部支座21;
接着,撤除千斤顶11的全部拉力;
最后,切除提升架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10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整理物品的拉杆箱
- 下一篇:折伞防、抗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