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电能无线传输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0542.5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6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郑征;张子伟;崔灿;陶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003 河南省焦作***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电能 无线 传输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电能无线传输插座。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农业生产与日常生活中,任何样式的插座均是通过插孔与外部电器连接,并为外部电器传输电能。由于插座接通电源,故插座内电极带电。人们在不注意的情况下,受漏电、潮湿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触电。甚至,在家居生活中,儿童可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将手指伸入插孔而触电。
图1为现有技术所述一种大功率无线输电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申请号201110106328.8、名称为“一种大功率无线输电系统”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交流电源经过整流滤波处理后得到直流电,高频逆变电路将该直流电逆变为高频交流电,并利用线圈之间的电磁共振传输高频交流电;对经过传输的高频交流电依次进行整流稳压、输出电流与输出电压适配后,加载至负载。但是,外界干扰、设备的精确度会导致控制精度较差,甚至会导致储能发射线圈与储能接收线圈之间无法产生共振,且输电能量损失较大。
由此可见,在现有技术中,插座的使用安全性较差,电能无线传输的控制精度比较差且输电能量损失较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一种使用安全性高、电能无线传输的控制精度较高与能量损失较小的安全电能无线传输插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安全电能无线传输插座,包括安装于墙面上的固定电路部分与可手持的移动电路部分;其中,
固定电路部分,用于将外部输入的50Hz、220V交流电压转换为第一整流电压,在对移动电路部分发送的高频电流依次进行方波变换、锁相环处理、电压调整处理后得到的控制脉冲信号的控制下,对第一整流电压进行高频逆变,并将得到的频率为100kHz~500kHz的高频交流电压以无损耗的电磁能方式传递至移动电路部分。
移动电路部分,用于对以谐振方式接收的固定电路部分发送的高频交流电压进行整流稳压、工频逆变处理后,将得到的工频交流电压发送至外部负载;并采集根据高频交流电压得到的高频电流,并将该高频电流以无线方式发送至固定电路部分。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安全电能无线传输插座中,固定电路部分对外部输入的50Hz、220V交流电压将经过整流滤波后,在控制脉冲信号的控制下,被高频逆变模块转换为100kHz~500kHz的高频交流电压,且高频交流电压的频率被锁定;移动电路部分对以无损耗的电磁能方式接收的高频交流电压进行整流稳压、工频逆变处理后,将工频交流电压输送至外部负载。本发明中,由于高频交流电压的频率被精确锁定,故高频交流电压确定能以无损耗的电磁方式传输至移动电路部分;这样,本发明所述安全电能无线传输插座的控制精度较高、电能传输损耗较小。另外,本发明所述安全电能无线传输插座没有插孔,这就避免了触电事故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所述一种大功率无线输电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安全电能无线传输插座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固定电路部分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移动电路部分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整流滤波模块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高频逆变模块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高频逆变驱动器的电路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高频逆变器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述控制模块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所述方波处理电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锁相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电压调整电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所述工频逆变模块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所述工频逆变驱动器的电路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安全电能无线传输插座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2为本发明所述安全电能无线传输插座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安全电能无线传输插座包括安装于墙面上的固定电路部分1与可手持的移动电路部分2;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05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