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藜芦醇三聚体茋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抗肿瘤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89908.7 | 申请日: | 2012-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7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程科军;胡昌奇;俞培忠;李炜;石智;程文亮;陈张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93/16 | 分类号: | C07D493/16;C07D493/06;A61K31/343;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吴桂琴 |
地址: | 32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藜芦 三聚体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肿瘤 用途 | ||
1.一类白藜芦醇三聚体茋类化合物,其他特征在于,具有通式(I)、(II)或(III)的结构,
其中,其骨架上的R基团是氢或者其他取代基团;
所述R取代基是同种取代基或者不同种取代基;
所述R取代基是且不局限于烃基、酰基或羰(醛)基等取代基;
所述R取代基若为烃基,是且不局限于取代和未取代的烷烃、烯烃或炔烃;
所述R取代基是且不局限苯甲酰基、异戊烯酰基、巴豆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磷酸酰基、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其他有机酸酰基。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藜芦醇三聚体茋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藜芦醇三聚体茋类化合物,通过提取分离的方法从植物中得到。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白藜芦醇三聚体茋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藜芦醇三聚体茋类化合物,通过提取分离的方法从豆科锦鸡儿属植物或其他同科植物中得到。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白藜芦醇三聚体茋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藜芦醇三聚体茋类化合物,采用氧化铝或硅胶色谱方法,用石油醚、二氯甲烷、氯仿、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有机溶剂,从豆科锦鸡儿属植物或其他同科植物的提取物中分离制备得到,或采用反相色谱或大孔吸附色谱方法,用水、丙酮、异丙醇乙醇、甲醇、乙腈、四氢呋喃有机溶剂,从豆科锦鸡儿属植物或其他同科植物的提取物中分离制备得到。
5.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白藜芦醇三聚体茋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步骤:
取豆科锦鸡儿属植物或其他同科植物根,粉碎后用95%酒精渗漉,减压浓缩为酒精浸膏,悬浮于水后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层共四个部位,乙酸乙酯部位经正反相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分别用不同比例的氯仿-甲醇和甲醇-水进行洗脱,最终分离到化合物1-3。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藜芦醇三聚体茋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藜芦醇三聚体茋类化合物中,通式(II)化合物和通式(III)化合物通过化学反应的方法从通式(I)化合物制备得到。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白藜芦醇三聚体茋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藜芦醇三聚体茋类化合物中,通式(II)化合物和通式(III)化合物通过酸性反应条件从通式(I)化合物制备得到。
8.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白藜芦醇三聚体茋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藜芦醇三聚体茋类化合物中,通式(II)化合物和通式(III)化合物通过在盐酸、硫酸、硝酸等无机酸或者醋酸等有机酸等酸性反应条件下,常温或者溶剂回流条件下,从通式(I)化合物制备得到。
9.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白藜芦醇三聚体茋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藜芦醇三聚体茋类化合物中,从通式(I)化合物制备通式(II)化合物和通式(III)化合物所需要的酸性反应条件,使用甲醇、乙醇、丙酮等易与反应所用酸试剂互溶的有机溶剂或水为反应溶剂。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藜芦醇三聚体茋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或药物组合中的用途。
11.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肿瘤为肺癌、结肠癌或胶质母细胞瘤。
12.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或药物组合抑制H1299、HCT116和U251的肿瘤细胞的生长、导致细胞凋亡。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或药物组合用载体或赋形剂给予全身或局部给药。
14.按权利要求10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经鼻、经口、透皮、非肠道、静脉或肌肉注射给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暨南大学,未经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990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