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摸屏的通信系统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87335.4 | 申请日: | 201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9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钦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G06F1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屏 通信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的系统与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以触摸屏进行通信的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触模屏常应用于移动装置上,有些移动装置不一定附有通信界面,或者是无法直接与其他移动装置进行通信。此外,有些通信界面需要特定连接线,有时连接线并非随手可得。因此,如果能利用触摸屏来进行通信,将可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的具有触摸屏的移动装置在通信上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触摸屏的通讯方法与系统,以第一触摸屏与第二触摸屏进行通信,以构成通信系统。第一触摸屏与第二触摸屏具有侦测模式,分别侦测外部导电物件的接近或触碰。此外,第一触摸屏与第二触摸屏具有通信模式经由第一触摸屏与第二触摸屏间的电容性耦合通信,以交换或传输信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触摸屏除了可以用来侦测外部导电物件的接近或触碰外,还能兼具通信的用处。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触摸屏的通讯方法,包括:提供第一触摸屏与第二触摸屏;在第一触摸屏与第二触摸屏的侦测模式分别侦测外部导电物件的接近或触碰;及在第一触摸屏与第二触摸屏的通信模式经由第一触摸屏与第二触摸屏间的电容性耦合通信,以交换或传输信息。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触摸屏的通讯系统,包括:第一触摸屏与第二触摸屏;其中第一触摸屏与第二触摸屏分别在侦测模式侦测外部导电物件的接近或触碰;并且第一触摸屏与第二触摸屏在通信模式经由第一触摸屏与第二触摸屏间的电容性耦合通信以交换或传输信息。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触摸屏的通讯方法,包括:提供第一触摸屏与第二触摸屏;在第一触摸屏与第二触摸屏的侦测模式分别侦测外部导电物件的接近或触碰;在第一触摸屏与第二触摸屏的通信模式经由第一触摸屏与第二触摸屏间的电容性耦合通讯,以交换或传输信息,其中在通讯时第一触摸屏与第二触摸屏分别具有至少一部份被提供接地电位,并且第一触摸屏与第二触摸屏被提供接地电位的至少一部份面对面地电容性耦合,以拉近第一触摸屏与第二触摸屏间的接地电位。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1、触摸屏除了侦测触碰外,更可以具有通信的功能;
2、在通信时,可借由两触摸屏间接地电位的电容性耦合,拉近彼此的接地电位。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技术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与图1B为位置侦测系统的示意图;
图1C至图1F为感测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与图2B为具屏蔽导电条的电容式感测器的示意图;
图2C为二维度互电容式侦测的示意图;
图2D为全屏驱动侦测的示意图;
图2E为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出的先进行全屏驱动侦测再进行二维度互电容式侦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提出的依据全屏驱动侦测与二维度互电容式侦测的结果判断位置的流程示意图;
图4A至图4C为依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提出的依据全屏驱动侦测与互电容式侦测的结果判断位置的流程示意图;
图5A为依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更新基准的流程示意图;
图5B为依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更新基准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依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触摸屏通信的流程示意图;及
图7为依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提出的以触摸屏进行通信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位置侦测装置 110显示器
120触摸屏 120A第一感测层
120B第二感测层 130驱动/侦测单元
140导电条 160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73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