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溶性不干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85279.0 | 申请日: | 201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9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崔跃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J189/00 | 分类号: | C09J189/00;C09J139/06;C09J1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溶性 不干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应于纸质或纸塑复合商标和标签用不干胶,具体涉及一种水溶性不干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商品包装的日益发展,商标和标签用不干胶的用量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最常见的不干胶一般是水性丙烯酸改性类的乳液,涂布在商品或标签基材上然后经干燥而成,这种不干胶具有初粘力高和持粘力好的优点,所以一直被广泛的应用于商品、标签和不干胶胶粘带等。但这类不干胶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被粘贴的物品,经长时间的粘贴后极不容易剥脱,甚至用洗涤剂也不容易洗涤清洁掉,所以使被粘贴的物品很容易留下污垢,从而影响商品的外观和美观。还有些更高级的不干胶如热熔型不干胶,使用性能也很优异,但价格也异常的昂贵,所以只能使用在一些高档的包装和高端的产品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商标或标签所用的不干胶在使用后不容易剥离和清洁干净的缺陷而开发的一种具有完全可水溶的不干胶。 本发明制备的不干胶不但具有一般不干胶的特性,而且使用后由于其可完全水溶,所以及容易的清洁干净,而不给被粘物品留下任何污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水溶性不干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
(1)把明胶置于容器中用水常温溶胀,然后按配方计量加入增塑剂、增溶剂、表面湿润剂和防腐剂,并使混合物料升温,搅拌,使明胶和添加物料完全在水中溶解,再加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继续搅拌,至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完全溶解;各物料的重量份数为:
明胶 50 — 70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3 — 10
增塑剂 15 — 35
增溶剂 10 — 30
表面湿润剂 0.3 – 1.0
防腐剂 0.1 — 0.3;
(2)密封好步骤(1)所述容器,保持容器内温度,开启真空脱水装置进行脱水,冷却,出料,密封式包装保存备用。
进一步优化的,步骤(1)所述明胶的分子量大于8万,其冻力≥400 Bloom g(测试条件:12.5%固含量;测试温度:10℃)。粘度≥15 E(测试条件:15%固含量, 测试温度:40°C)。
进一步优化的,步骤(1)所述容器为带有真空脱水和搅拌装置的容器;所述水的重量为明胶重量的5~10倍;所述溶胀的时间为1—3小时。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增塑剂为多羟基水溶性物质;所述增溶剂为水溶性的酰胺类物质;所述表面湿润剂是指亲水亲油平衡值在7 — 9区间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所述防腐剂为无毒的防腐剂。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增塑剂为丙三醇、乙二醇、聚乙二醇醚、三羟甲基丙烷中的一种以上,均为工业级;所述增溶剂为己内酰胺、甲酰胺、乙酰胺、碳酰胺中的一种以上;所述表面湿润剂是聚氧乙烯二油酸酯、四乙二醇单油酸酯、聚氧丙烯硬脂酸酯、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聚氧乙烯氧丙烯油酸酯、聚氧丙烯甘露醇二油酸酯、聚氧乙烯(5EO)羊毛醇醚、聚氧乙烯脂肪酸中的一种以上;所述防腐剂为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钠中的一种以上。
进一步优化的,步骤(1)所述升温为升温至60~ 75℃。
进一步优化的,步骤(2)所述容器内温度为70~ 75℃。
进一步优化的,步骤(2)所述脱水使容器内不干胶真空脱水率达98%以上。
进一步优化的,步骤(2)所述冷却为冷却至20 – 35℃。
上述的一种水溶性不干胶的制备方法,步骤(1)所述继续搅拌的时间为15 ~ 30分钟。
上述制备方法中,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是作为不干胶的改性剂添加的,其作用是增加不干胶的内聚力,以提高不干胶的初粘和持粘力。本发明中使用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为工业级。所述的增塑剂可以是一种单独使用,也可以是二种复合使用。最好使用水溶性的液体多元醇。所述的增溶剂为水溶性的酰胺类物质,如己内酰胺、甲酰胺、乙酰胺、碳酰胺等。可以是一种单独使用,也可以是二种复合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52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