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极、非水电解质电池以及电池包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82094.4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7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岩崎拓哉;稻垣浩贵;安田一浩;保科圭吾;石桥充;吉田赖司;高见则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H01M4/131 | 分类号: | H01M4/131;H01M4/48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吴倩;张楠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水电 电池 以及 | ||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1-250549(申请日:11/16/2011)为基础,享有该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参照该申请而包含该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电极、非水电解质电池以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电解质电池作为高能量密度电池,广泛地普及到电动汽车、电力蓄电、信息设备等各种各样的领域。与此相伴,来自市场的要求也进一步增加,研究也在积极地进行。
这当中,用于电动汽车用电源的非水电解质电池由于其用途,要求能量密度要高,也就是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的放电容量要大。于是,为了使减速时的动能再生,即使在瞬间有大电流输入到电池中的情况下,也要求可以高效地充电。另外,在起动时、紧急出发时、紧急加速时,反而要求有大的输出,也就是要求可以瞬间放出大电流。即,对于作为电动汽车用电源的二次电池来说,除了具有大容量,也希望在短时间中输入输出特性良好。
作为这种非水电解质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虽然过去多使用碳系材料,但是近年来,与碳系材料相比Li嵌入脱嵌电位高的尖晶石型钛酸锂受到关注。由于这种尖晶石型钛酸锂的体积不会随着充放电反应发生体积变化,所以循环特性优异,并且与使用碳系材料时相比,由于发生锂枝晶的可能性低,所以具有高安全性,而且由于是陶瓷,所以具有不易发生热失控的显著优点。
另一方面,对于使用尖晶石型钛酸锂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电解质电池,存在能量密度低的问题,需要能获得高容量的负极材料。因此,对每单位重量的理论容量比尖晶石型钛酸锂Li4Ti5O12大的TiO2等氧化钛化合物的研究正在进行。
近年来,据报告具有TiO2的一种结晶结构即单斜晶系β型结构的钛氧化物有望作为高容量的电池材料。
发明内容
实施方式的目的是提供输入输出特性得到改善的电极、非水电解质电池以及电池包。
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包含集电体和形成于集电体上的含活性物质层的电极。活性物质的Li嵌入电位为0.4V(vs.Li/Li+)以上。在通过水银压入法测得的细孔径分布中,具备具有0.01μm~0.1μm的众数直径的第1峰和具有大于0.2μm且为1μm以下的众数直径的第2峰。通过水银压入法测得的细孔的体积相对于每1g电极重量(除去集电体的重量)为0.1mL~0.3mL。
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电池,其包含正极、作为负极的实施方式的电极、以及非水电解质。
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包含实施方式的非水电解质电池的电池包。
通过实施方式的电极,能够改善输入输出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非水电解质电池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A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表示图2中正极、隔膜以及负极的边界附近的示意图。
图4是示意性示出的第2实施方式的非水电解质电池的部分切口斜视图。
图5是图4的B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非水电解质电池中使用的电极组的斜视图。
图7是第3实施方式的电池包的分解斜视图。
图8是表示图7的电池包的电路的方框图。
图9是实施例1、2和比较例1、2的负极通过水银压入法测得的细孔径分布图。
图10是表示实施例1、2和比较例1、2的非水电解质电池的放电速率与容量维持率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并且,对实施方式中共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各附图是为促进对实施方式的说明和理解的示意图,其形状、尺寸、比例等虽然与实际装置有不同之处,但是这些是参考以下说明和公知技术能够进行适当的设计变更的。
(第1实施方式)
根据第1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包含集电体和形成在集电体上的含活性物质层的电极。含活性物质层可以形成在集电体的一面或两面上。含活性物质层中含有的活性物质的Li嵌入电位在0.4V(vs.Li/Li+)以上。在通过水银压入法测得的细孔径分布中,具备具有0.01μm~0.1μm的众数直径的第1峰和具有大于0.2μm且为1μm以下的众数直径的第2峰。通过水银压入法测得的细孔的体积相对于每1g电极重量(除去集电体的重量)为0.1mL~0.3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20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清痰的吸氧面罩
- 下一篇:使用了掩蔽夹具的掩蔽装置